最近,台湾电影《周处除三害》引起热议。
不论是桂林仔吃便当再杀铁头哥,或是陈桂林硬抗香港仔救出小美,再到爆头尊者及清洗一众信徒,都让
不少人看得心惊胆颤又直呼过瘾。
在观众“不希望被警察捉到的电影反派”排名榜,陈桂林应该可以入榜。
立即签购 解锁全文
会员独享好文
减少强制广告
即时派送好康
独家社群交流
我已订阅登入
电影有各种值得讨论的角度,有一点是直击心灵的。
那就是,快意恩仇的除暴惩恶,或是不少人想做但不敢做,或做不到的事。
要除害,确实有难度,也有不同难度。
历史里的周处,也是如此。
周处除三害的故事,相信多数人不会陌生。
在《世说新语》里,周处是西晋人,由于父亲死得早,缺乏管教的周处,年轻时武孔有力,横行霸道,是个大流氓,成为地方上一害。
他听说地方有三害,就为乡亲除掉猛虎和恶蛟,之后才知道在乡亲眼里,自己跟猛虎恶蛟并列三害。
周处幡然醒悟,发奋图强,获朝廷重用,成为一代良臣。
《世说新语》的故事,结局很美好,但现实是残酷的。
历史里,周处的童年及青年时期,是在三国时期的吴国末年。他洗心革面报效国家,这个国一开始是吴国。
没多久,司马家族篡魏后再灭了吴国一统天下,建立西晋;周处也成了西晋朝廷的官。
周处当官还是一样正直,要为朝廷国家除害,不管是权贵高官,有错都一律弹劾。
梁王司马彤横行不法,周处一样弹劾他,可人家有王室血统,就狠狠得罪人了。
后来,边境叛乱,司马彤和其他不爽周处的权贵,趁机点名要周处去。
虽然同样是来自吴国的孙秀劝周处,小心这些家伙居心不良,可是周处哪有得选择?
最终,司马彤在战场上阴了周处一把。
说明两个现实
周处的5千兵马陷入7万叛军包围,虽奋力死斗,还是全军覆没,周处死了。
这故事说明了两个现实。
一是,道貌岸然衣冠楚楚的恶人,比山上的虎水里的蚊更凶残。
二是,要除民间的祸害不难,要除在朝廷里的祸害,才是难。
桂林仔和周处,算是亲身经历,同病相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