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城21日讯)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成员德里菲南德说,滥用人工智能(AI)合成的图像,除了会玷污一个人的形象、煽动仇恨情绪,甚至会影响国家安全,因此建议科艺部通过修改现有法令监管AI技术。
“法律对遏制网路犯罪行为是必要的。”
他向《每日新闻》说,这也符合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修正案,该法案目前正处于赋予政府监管互联网电视(OTT)、面子书、社媒X、TikTok等。
他说,由于现今的先进技术,提供了不法分子在实施网路犯罪和线上诈骗更广阔空间,包括使用该技术效仿他人真实声音或面孔诈骗等。
“随着科技越来越先进,科技战争愈演愈烈,金融体系、政府基设、私营企业等,遭受网络攻击的可能性也相对提高;假新闻、剥削儿童、滥用信息、诽谤也会层出不穷。”

据报导,武吉阿曼商业罪案调查局总监拿督斯里南利于上个月称,警方发现犯罪分子利用“深伪”技术或合成图像传播假讯息,以进行诈欺活动。
德里菲南德也是资讯安全委员会主席。他敦促政府,着注于提升高水平技术专业知识,以识别合成图像的真伪。
“由于数码化趋势逐渐失控,人工智慧和合成图像成为现今社会巨大挑战,威胁消费者、公司和国家的安全;先进技术确实可带来许多好处,但如果被滥用,则可能会带来巨大危害。”
不具备专业技术知识
区辨AI生成影像真伪
德里菲南德说,我国尚不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区辨人工智慧生成影像的真伪,也无法追究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人工智慧技术衍生出许多问题,如一些平台可获取用户个资等问题,以及犯罪分子使用虚假图像使受害者相信他们正在与某人交流,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实际上受骗。
“还有一些网路犯罪分子使用虚假图像对候选人、部长或政治人物进行毫无根据的诽谤。”
德里菲南德说,“深伪”技术和日益泛滥的假资讯可能引发其他问题,从而导致资料入侵,或于某方面做出错误决定。
“虽然骇客入侵国防系统的事件没发生,但使用图像和虚假资讯可能会造成混乱,甚至可能引发战争,因为受假讯息影响,决策者做出不适当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