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浮世绘

吴伟才

文 文 文

吴伟才:好好说话

有些事情还真不必劳烦那些学者专家们来说大道理,从一些很基本的事实,就能看到问题在哪里。

有天,突想到海滩去晒晒太阳吹吹风,搭了一趟很长的巴士,车子途径社区、学校、兵营,人们上上下下,听到我们国人的说话,当下顿悟了一件事情。

说话不应该是小事。平日里,无论是用哪种语言,都应该好好说话。

我听到的不仅是很多懒语、没组织的断句、受污染的掺杂式,这些还只是说话形式上的,更严重的是,整趟漫长路程上,我都听到话语里的生活严重贫乏。

一个人每天说的话,就是那个人的生活范围,所以你只要听十分钟的对白就能知道他或她的生活宽度或深度,来来去去,就是那套词汇,翻来覆去,也就是那些内容。说出来的话不仅反映了他,但同时也规限了他。几乎每天都在同个知识范围里团团转,毫无新的输入,话语单调无味的同时,也惯性地塑造成他是个单调无味的人。

“好,我call你”、“那里很烂”、“明天我有做”、“你要出来吗”、“没有kick咧”、“淘宝更便宜”、“有补回钱吗”、“你先去排队咯”……

了无生气的生活

人的想法,是需要刺激的。有时刺激会从生活里来,就看我们如何应付,是否能用一点新角度,是否能从新的方向去想。思维要有刺激,才能有新的火花。假如整个社会的集体思维都滞留在一种得过且过的怠惰状态,话语单调与人格单调相互循环,就算生活因为物质富裕变得舒服了,其实社会上绝大部分都只是付出劳动的人,却很难养出一批真正有本身创造力的人。

不妨看看纪录片科学家或天文学家是怎样说话的。或者你说这样有点严重了,那就听听你身边一些专业人士是怎样说话的,这些人,至少因为他们的知识给他们有所影响,至少言之有物,至少懂得组织思维,至少明白说话就是思维的表达。你或许不能从一个人的穿着来判断一个人,但跟这个人对话十分钟,只要他不是掏出小本本来照念,那至少你能判断他的内涵、分量、甚至一点文化背景。

去一趟巴刹你就知道我们有哪种大妈大叔,突击一趟学校休息时间的食堂你能看到我们学生说话的素质,去一趟周末商场你就能听到单调乏味的集体生活,你还能说“说话”只是稀松平常的事吗?说话殊不简单,说话正好反映出人的思想。所以大家都不喜欢开会,因为开会时说话至少要动用大脑,而大家的藉口是人人生活都够累的,能简化就简化,能应付就应付,熬完了整个会议,搞不好还得偷偷去厕所看一回TikTok来麻醉一下,解解压。

什么时候开始“好好说话”已经不受重视了?其实手指与键盘已经取代了很多说话。大脑还愿意应付的,是每个月的劳动所得,其它就别麻烦了,大脑下班后就让它瘫痪也罢,别再去麻烦它,要说话,就用嘴巴吐一些常用的、惯用的、随机的句子也就可以了。

以前在看过一个摄影展,大胆的摄影师去各家后院翻倒大家的垃圾箱,把垃圾安排到美美,拍出来乍看彩色缤纷,摄影展的标题是:“你就是你丢出来的”。

说话也一样,不仅暴露了自己斤两,思维每天活在一个固定的内容范围内,也就进步不到哪里去。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浮世绘

吴伟才

相关文章

吴伟才:资深熟女

吴伟才:原汁原味

吴伟才:浮生电梯

吴伟才:无边信息

吴伟才:阿伯形象

吴伟才:观光公害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