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理净师父

净观其变

文 文 文

理净师父:性别不止两种:梵文有中性,佛教有四性,布吉人有五性。

上个月我们在庆祝缅甸新年的聚会中,来自加拿大的Stas聊起现在加拿大公司面试时,有一半的问题是有关性别认同的。例如:“我们该如何称呼你?He或She?还是They/ze(中性)。

他觉得政府快走火入魔了,是不是太过政治正确了?

性别多元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个话题捉住了我耳朵。我想站在对立面提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英文只有He and She?”(二元分类Binary gender norms)事实上,地球有很多种性别(生理性别)的人类,例如中性人(gender-neutral)。他们不属于He and She,他们该怎么办呢?

他听了之后,有点愣住了!英文是不是需要给他们“they/ze”来替代中性呢?大家都心生好奇,什么是中性人?我们的谈话排除了性倾向(sexual orientation),主要谈论生理性别和心理的性别认同。

接着,我说梵文和巴利文是有中性词的,所以有中性人。而马来文和中文是没有分阴阳二性的性别代词。中文的“他”本来就没性别之分的,女字旁的“她”是近代的产物。语言中的二元性别,也应该是一个问题!他们该如何填写性别呢?


讲到这里当然是要把布吉人(Bugis)搬出来了,“我们大马有布吉人,他们有五种性别。”大家竖起了耳朵,哪来的外星文明?布吉人有男女之外,还有跨性别的男变女(calabai),女变男(calalai)两种,第五种是Bissu雌雄同体(intersex)。

他们属于萨满,具有和灵界沟通的能力。话题来到这里,大家都有些困惑,活了一辈子都没见过雌雄同体的人呀?真的吗?我说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我把话题抛给缅甸的朋友,巴利文献中有雌雄同体的人不能出家。

缅甸的法师知道有四种性别,男女之外,还有Ubhatobyanjanaka的(雌雄同体)和pandaka中文译为黄门或不能男。其实大家也搞不清楚最后两者。佛教文献的四种性别,男女和雌雄同体还可以理解,但Pandaka则比较复杂,涉及到生理和心理的重叠和先天与后天的性别认同,包括古代的太监或性无能之类的。

染色体不是完美配对

从英文的二元性别,到其他语言、典籍和传统中,我们看到性别多样性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但我们却在性别二元的制度(binary gender policies)下忽视了他们,我们的社会是否也应该赋予非二元性别(Non-binary)的群体同等对待呢?

最后,来个美国天文学家奈尔德葛拉司(Neil deGrasse Tyson)的有趣视频,他说染色体不是完全完美配对的,今天醒来我觉得自己是80%女的,20%是男的,所以我化妆。明天我感觉自己是80%男的,20%女的,我穿起肌肉服装。

为什么要符合他人对性别的期待呢?然后,我把同样的问题问大家“你觉得今天你有多少巴仙是男的,多少巴仙是女的?”大家笑了!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理净师父

净观其变

相关文章

理净师父:神秘的宇宙之轮图

理净师父:绳与蛇喻:看认知偏差

理净师父:穿越族教身分认同的边界:个人探索与思考

理净师父:韩国DJ事件:掀开佛教的信仰风暴

理净师父:我的房奴地狱

理净师父:为什么印度人在世界舞台完胜华人!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