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推出新版电影审查指南,内容奇葩至极,尤其是禁粗俗字眼部分,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根据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夫丁说法,指南核心价值是符合“公共秩序安全、宗教与道德和社会文化。”
哇!神圣任务,光环耀眼呀!
说到公共秩序安全,脏话杀伤力远逊极端主义思想。最近有狂徒闯警局杀警员,引起社会震荡不安,国人纷纷呼吁,提高警惕,拒绝极端主义抬头,避免恐怖主义滋生。电影爆粗vs极端主义,何者扰乱公共秩序?内长应当懂得分轻重吧?





我们不是早有了电影分级制吗?从以前的18SX和18SG,到现在的U、P12至P18的五级制度,难道不够完善?到底分级制作用为何?再来个指南规范,岂非脱裤子放X?多此一举?
谩骂辈出
咖啡店政治评论员认为,规范电影语言,不如先规范国会语言。众所周知,大马国会或州会,在人民眼中已逐渐沦为“动物园”。有把F字当口头禅的、有飙Puxxxak的、有骂Babi的、有以羞辱女性为荣的、有问候别人爸爸的头的,族繁不及备载。
为符合“公共秩序安全、宗教与道德和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国会直播节目,是否得列为P18?只适合成人观赏?提醒观众,其中可能含有粗话、语言暴力和性含义语言;或至少列为PG级,儿童必须在父母引导下观看?
内政部禁用的电影粗口,令人大开眼界,肯定是粗口专家杰作!原来,“屁、笨蛋、饭桶、蠢、臭、兔崽子、仆街、贱、Binatang、Babi、Lembu、Anjing、Monyet、Shit和stupid”等,大家平日都在用的字眼,曾几何时,变了粗口?
电影是表演艺术,反映社会现象,剧情若有黑帮古惑仔、老粗、市井小民飙粗口,是忠于原味。反之,若电影中古惑仔吟诗作对、满口道德、礼义廉耻,岂非变了无厘头黑色喜剧?若是演老粗的,不用草根语言表达情感,难道要看他们变身儒雅书生,以文艺腔大抛书包,才符合所谓“规范”?
博大精深
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亚,在其著作中,不乏骂人和羞辱人的粗口,Bloody和Damned是常用字眼。《李尔王》第二幕肯特骂管家那段,最为经典:“一个无赖;一个恶棍;一个吃残羹剩饭的家伙;一个下贱的、骄傲的、浅薄的、乞丐一样的、只有三身衣服的、身家只有100镑的、卑鄙龌龊的……(下删百字)奴才……”
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泼猴孙悟空爱骂粗口,骂二郎神“孽种”,咒观音菩萨“该她一世无夫”。出家人唐三藏,也曾以“孽畜”骂徒儿老孙。
《水浒传》一百零八条好汉多为粗人,对话中常“鸟”来“鸟”去,很接地气,若不出口成脏,难道期盼他们文绉绉,出口成章,说话有涵养?
电影禁粗口指南推出后,电影工作者或许很快变通,不再用粗俗字眼,改为文雅方式口吐芬芳。例:“孟德,令无恙乎?”(操,你没病吧?)、“母之,诚彼娘之非悦”(妈的,真他妈的不爽)、“朽木是也”(正废柴)、“吾欲击汝肺”(顶你个肺)等。即刻变得有文化?
粗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断变化,如何禁得了?不如将精力用在教育下一代,做个有文化的人,别被极端思想荼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