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惊天伟地

文 文 文

許國偉:最後的辯論

台灣時評人王健壯有篇文章《辯不辯,大有關係》,提到一本《最后的辯論》的書。

 這本書是描寫一場美國總統辯論會,對政治及選情的影響。其中,就有一個虛構情節,一名原本民調領先的候選人麥瑞迪斯,由于在電視辯論會上,不斷遭到發問人逼供,以致辯論會成了公審大會。

 發問人一直抖出麥瑞迪斯的臭底,不斷逼問他,令到原本在鏡頭前很有風度的麥瑞迪斯最終失去耐性,暴跳如雷大罵髒話,還亂砸麥克風跟講台。

 由于這是電視直播,觀眾都看得傻眼了。麥瑞迪斯原本領先的民調也大跌,然后落選了。

 從此,沒有政治人物敢再參加電視辯論會。


 王健壯舉出,願意參加電視辯論會的候選人通常有3種目的,一是贏取未表態選民支持;二是強化死忠票;三是改變選民原本的支持傾向。但是,也有3種人不願參加電視辯論會,一是吃過辯論虧的人;二是現任當權者;三是民調領先者。

 基本上,這3種要辯跟不要辯的人,可說是放諸四海皆准。

公開辯論值得鼓勵

 回想在2008年馬華黨選時,有舉辦電視辯論,結果辯才一流,但民調領先聲勢大好的翁詩傑,不出席電視辯論,獨留與他競選總會長職的蔡銳明演獨腳戲。

 在署理總會長一職,選前備受看好的黃家泉也不出席辯論,就只有蔡細歷與林祥才辯論。

 如今,安碧嘉提出要舉辦公開辯論,邀請國陣與希盟就首相人選來辯一場。

 根據王健壯的舉例,3種要辯及3種不要辯的人,我們大概都能猜出,國陣與希盟誰要辯,誰不要辯。

 其實,政治人物公開辯論的風氣,是值得鼓勵的。

 只是,參與辯論的應該要有風度,遵守辯論會規則,例如對語言媒介的規定,還有時間的規定等。有些政治人物,可能是政治演講習慣了,結果把辯論場當成政治演說的群眾大會般,不理對方的質詢及論點,只是自顧自地講自己的威水史,然后用煽動、羞辱和抹黑的方式來演說,來攻擊對方……于是台上的在吵,台下的也在吵。

 這樣水準的公開辯論,不叫公開辯論,只能算是對罵吵架。

 結果,也成了”最后的辯論”了。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惊天伟地

相关文章

会员文|许国伟:小桃上阵一举多得

会员文|许国伟:卡巴星精神还在吗?

会员文|许国伟:为人父母睡不着

会员文|许国伟:有粉,就有江湖!

会员文|许国伟:袜子风波两个吊诡现象

会员文|许国伟:你为什么不PADU?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