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绰绰有余

文 文 文

余佩妮:理智面对阿迪事件

今年10月3日,6名年轻的消拯员在雪州一个废矿湖尝试救出一名少年时,不幸遇上急流漩涡,欲救人反溺毙,大家都还未从此令人震惊的事件中走出来,不到3个月,再有一名同样年轻的消拯员因公殉职。

 这次是在雪州梳邦再也百年兴都庙骚乱事件中,被暴民打至重伤的消拯员阿迪。他在医院与死神搏斗了20天,最终还是肺功能衰竭而死亡。消息传出后,全国人民既伤心又愤怒。

 这个才24岁的消拯员,早已邀请所有同僚一起参加和见证他与未婚妻在12月21日的婚礼,喜事变衰事,一个有为青年原本美好的未来,就这样没了。

 两起殉职事件其实都不应该发生,这次阿迪事件显得更敏感,牵连的人事物更广。

 整起事件起于人类生气的情绪,如果暴民当时可以按捺生气的情绪,阿迪就可能不被无故暴打,这更像是出气以转移和宣泄不满的情绪。


生气情绪蒙蔽理智

 当时的情况,任何在前线作战面对暴民的另一方,都会成为暴民的目标,这是一群遭生气情绪蒙蔽了理智的人。

 生气进而愤怒是一种有害的情绪状态,常常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轻则如关系疏远、紧张;重则会使人丧失理智,引发犯罪或其他后果,比如这次阿迪事件。

 庙方捍卫者因他人侵犯本身信仰的宗教场所而心生怨怒,其情绪外界可以理解;但若任意将愤怒发泄到旁人、执法者或协助者(阿迪是消拯局紧急医药援救服务的成员)身上,则无异使自己沦为暴民,只会失去社会的同情。

 生气引发很多社会新闻和社会矛盾,多数示威而引起的暴力事件,往往是生气和愤怒引发的,阿迪事件不是第一宗,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宗。

 阿迪去世后,各方人士不断指责涉案者,当中也有情绪愤怒者,比如言辞激烈的网民。

 我们当然不妥协在阿迪事件中的施暴者,但一切应经过法律和理性来面对及处理。如果我们也生气和愤怒而口出恶言或行为粗暴,这就与我们谴责的暴民无异了。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绰绰有余

相关文章

余佩妮:巫统掌握了主动

余佩妮:M40再次被边缘化

余佩妮:仕林补选看马来政党

余佩妮:你吃饭,我买单

余佩妮:闪电大选若隐若现

余佩妮:做教长不能横冲直撞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