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义民:建设和平文物馆 纪念峇冬加里屠杀案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郭义民:建设和平文物馆 纪念峇冬加里屠杀案

    (吉隆坡20日讯)追讨英军屠杀罪行工委会总协调郭义民指出,该工委会正和爱国和平基金会及孝恩集团合作,在汝莱孝恩园建设“峇冬加里屠杀案”和平文物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他说,这个预计在明年开放的和平文物馆,将以实体和软体形式展出和事件有关的文献。他们正寻求民众协助,提供更多与事件有关的文献,或将文献翻译成中文或英文版本。

    “我们希望把这件事写在官方历史,因为事件获得英国多数法官确认真相是什么,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写在正史上。”

    郭义民今午在由《不惑》人文期刊,举办的“峇冬加里大屠杀惨案”线上讲座中指出,事件的司法程序虽已结束,但他在过程中感受到人间有情,其中工委会执行顾问陈凯希和主席陈观添,就给予不少协助和支持。

    他在提到案件败诉的原因时说,《欧洲人权公约》阐明欧盟成员国采纳公约的10年内,调查非自然死亡事件,英国虽在1953年采纳有关公约,不过只采纳部分项目。


    “英国采纳的项目只限定国家做出起诉,个人起诉要等到1966年,当时已超出事件的时间点,虽然该国在1970年0公布新证据,在缺乏我国方面证据下,还是无法展开调查。”

    英国最高法院和欧洲人权法院分别在2015年和2018年以法定期限逾期为由,做出无权审理案件的裁决,但英国最高法院方面却认为该国政府需对事件负责任。

    郭义民
    郭义民

    新纪元大学学院文学院院长伍燕翎博士指出,她小时曾听长辈说过“峇冬加里屠杀案”,但不敢进一步询问,直到看了郭义民和他已故父亲郭仁德出版的《越洋控诉》后,才开始研究此事。

    她指出,她阅读《越洋控诉》后,发现其叔公伍光洲是24名罹难者之一。

    “我在中文系涉及文学研究或华裔研究,在深入了解华裔研究后,发现他人非常关注这项事,我为何不关心家里的事情?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我开始研究此事时,心里也感到很怕,因为家里不允许我们说或不提起此事,可是自己还是要以客观角度来研究这件事。”

    伍燕翎也提到,由于没有向友人提起自己是罹难者家属的事情,当她邀请他们参与这项网上讲座时,他们都感到惊讶。

    伍燕翎
    伍燕翎

    事件背景:

    峇冬加里大屠杀(英语:Batang Kali Massacre),是马来亚紧急状态时发生的英国军队涉嫌屠杀村民事件。

    1948年12月1日至2日之间,英军指控村民为马来亚共产党武装分子或协助马共武装分子,并杀死村里24名男子,另一人因昏厥逃过厄运,并放火焚烧屋舍。参与行动的英军事后获表扬及升级街。

    (视频取自面子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