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入微

亚萝夏

文 文 文

亚萝夏:差一点遇到文革

在这里出生,成为大马华人。与命运有没有关连,不知道。最实际的说法是,因为先父第二度与第三度从中国南来,选择“马来亚”,当时还是英殖民地。不过他首度南来,是卖猪仔到印尼。如果他后来在印尼定居,刚好我长大是碰到在那里“不能念中文的年代”。有一位印尼宗亲与我同年,以他的经历推算我可能遇到的顶多念到初中一。

父亲后来选择定居马六甲,主要原因是乡里群聚的关系,能互相照应。会馆就是这样来的。

奇怪父亲这么听从岳父的话,相信是他尊重外公这位前清秀才。本来他第三度南来是想带新婚妻子一起来。据说是外公摇头:“那个蛮荒之地,赚了些钱就好回来。”父亲自然知道南洋比家乡好得多,最少有米饭吃,没有饥荒饿死人的事。母亲留在家乡时,就遇到吃树皮吃树根,互交换死尸吃的事。母亲与我大姐是好在有外公照应,外公把嫁出的女儿亲自接回娘家长居,一住四年。外公也是地主村长。母亲的娘家在50年代初遭遇奇惨,只能以“家破人亡”来形容。


以前的男人对婚姻非常尊重,妻子真的是自己的另一半,要带在身边。第四度南来,外公还是不许女婿带妻子“过番”。相信父亲这时知道岳父已病重,所以后有乡亲回去会再南来的,他都拜托:我岳父一过身,就请帮忙把我妻小接到南洋。所以外公去世一个月,母亲就随乡亲到南洋。这位热心乡亲叫“斋古“,他的责任很重,母亲这时带着五岁的大姐与刚满月的二姐。本来有人说,二姐太小,建议母亲留下她。但一位乡亲果断说:“带着去,免得日后牵肠挂肚。”

斋古把母亲平安带到马六甲,所以我们一家人从小就时常听到斋古的名字,这位古道热肠的老好人,后来在一场疾病中去世了。我从没见过他。

父亲不歧视女性,他最前面四个孩子中,三个是女儿。他没吭声,继续生,终于博得四男三女。他送女儿到学校读书,在战前30年代是很难得的。父亲是个会买首饰给妻子与女儿的男人。那个年代,妻子衣着光鲜,“身光颈靓”(就是佩戴金首饰)是男人的面子,现在也是。

母亲爱南洋,她还特别喜欢吃榴梿。她从来不想回乡。父亲一心念着家乡,完全不理时局。母亲先是敷衍他:“等儿女长大些。”后来儿女长大了,她说:“要回你自己回。”父亲气结。他是要带儿女回去落叶归根的。感谢母亲明智,不然我铁定遇上文革。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入微

亚萝夏

相关文章

亚萝夏:现代诗文艺专题

亚萝夏:初读学生周报

亚萝夏:看钟情旧片

亚萝夏:老少配

亚萝夏:长寿与歌唱片

亚萝夏:名画电视剧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