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史光宏:駛過印象──遵循漢字血脈,感受漢字之美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郭史光宏:駛過印象──遵循漢字血脈,感受漢字之美

“一個個神奇的漢字,為什麼我們學得如此痛苦,還不見成效?先民是根據什麼來造字的?這些漢字是怎樣流轉衍生到今天的模樣的?”



——中國閱讀教師周其星

上周的寫字練習,圍繞“手部”選了四個字:掃、拉、把、找。依舊讓學生趁週末,搜出更多“手部”的字。

一輪接力下,黑板寫上了四十多個“手部”的字,有:扔、推、提、撿、掛、捕、抓、擋……每個字,都是一個動作。平日,我們總愛用“拿”來代替一切動作:從書包裡“拿”出課本、把地上的鉛筆“拿”起來、從口袋裡“拿”錢出來。這才發現,這些動作都有不同。講究起來,也該用上不同的字詞:從書包裡“抽”出課本、把地上的鉛筆“撿”起來、從口袋裡“掏”錢出來……



望著黑板上的字,學生馬上看出它們和“手”的關係。于是,帶著學生大聲讀出一個個字,邊讀邊做動作,親身體會其中差異。接著,在黑板正中央板書“手”,與“提手旁”相對比,讓學生說說兩者的異同。少去一撇,長橫改為短提,“手”即成了“提手旁”,學生這麼說。那麼,“手”在古代又是怎麼寫的呢?

畫上金文的“手”,那是一個五指張開的手掌形象。用手在字邊比劃,一清二楚。接著,再寫上小篆的“手”,基本上和金文無異,只是筆畫工整了,造型也穩固了。此時再看楷書的“手”,就一目瞭然了:上方的撇、雙橫的兩端,不就是手掌的五指嘛。手,果然是象形字啊。

想起台灣蔣勳先生在《美的曙光》中對人類的手與文明之間的敘述。人類的這一雙手,從“抓”到“捏”,從整隻手掌到五根手指的靈活運用,創造了一個個工具,將文明一步步往前推。看著黑板上一堆“手部”的字,腦中掠過一幅幅手的畫面,呈現不同姿態,做著不同動作。一方面,看到了人類之手的巧妙與神奇;一方面,看到了漢字的豐富與精準。

我國小學華文標準課程(KSSR)列明:“小學低年級需盡快認識一定數量的字,才能及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實現獨立閱讀的目標,為學好語文作好充分的準備。”識字教學在低年級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而現行的華文教材,主要採取的是隨課文識字,也就是分散識字的方式。此方式的長處是字詞擁有語境,易于理解;短處是字詞隨機出現,體現不出漢字自身的脈絡與規律。

中國閱讀教師周其星認為,“認識漢字,不能單純根據課文的羅列排布,進行機械的識記,應該從漢字的構字邏輯出發,循著它們的血緣,進行字串識字、集中識字。”我深以為是。小學低年段,隨課文識字之餘,若能帶著學生遵循漢字的血脈集中識字,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識字量與識字效率,還能突出漢字的特點,讓學生親近漢字文化,感受漢字之美。

郭史光宏一個長大了的兒童,一個愛思考的教師。期望能在浮躁的世道,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