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史光宏:驶过印象──遵循汉字血脉,感受汉字之美 | 中国报 China Press

郭史光宏:驶过印象──遵循汉字血脉,感受汉字之美

“一个个神奇的汉字,为什么我们学得如此痛苦,还不见成效?先民是根据什么来造字的?这些汉字是怎样流转衍生到今天的模样的?”



——中国阅读教师周其星

上周的写字练习,围绕“手部”选了四个字:扫、拉、把、找。依旧让学生趁周末,搜出更多“手部”的字。

一轮接力下,黑板写上了四十多个“手部”的字,有:扔、推、提、捡、挂、捕、抓、挡……每个字,都是一个动作。平日,我们总爱用“拿”来代替一切动作:从书包里“拿”出课本、把地上的铅笔“拿”起来、从口袋里“拿”钱出来。这才发现,这些动作都有不同。讲究起来,也该用上不同的字词:从书包里“抽”出课本、把地上的铅笔“捡”起来、从口袋里“掏”钱出来……



望着黑板上的字,学生马上看出它们和“手”的关系。于是,带着学生大声读出一个个字,边读边做动作,亲身体会其中差异。接着,在黑板正中央板书“手”,与“提手旁”相对比,让学生说说两者的异同。少去一撇,长横改为短提,“手”即成了“提手旁”,学生这么说。那么,“手”在古代又是怎么写的呢?

画上金文的“手”,那是一个五指张开的手掌形象。用手在字边比划,一清二楚。接着,再写上小篆的“手”,基本上和金文无异,只是笔画工整了,造型也稳固了。此时再看楷书的“手”,就一目了然了:上方的撇、双横的两端,不就是手掌的五指嘛。手,果然是象形字啊。

想起台湾蒋勋先生在《美的曙光》中对人类的手与文明之间的叙述。人类的这一双手,从“抓”到“捏”,从整只手掌到五根手指的灵活运用,创造了一个个工具,将文明一步步往前推。看着黑板上一堆“手部”的字,脑中掠过一幅幅手的画面,呈现不同姿态,做着不同动作。一方面,看到了人类之手的巧妙与神奇;一方面,看到了汉字的丰富与精准。

我国小学华文标准课程(KSSR)列明:“小学低年级需尽快认识一定数量的字,才能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实现独立阅读的目标,为学好语文作好充分的准备。”识字教学在低年级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现行的华文教材,主要采取的是随课文识字,也就是分散识字的方式。此方式的长处是字词拥有语境,易于理解;短处是字词随机出现,体现不出汉字自身的脉络与规律。

中国阅读教师周其星认为,“认识汉字,不能单纯根据课文的罗列排布,进行机械的识记,应该从汉字的构字逻辑出发,循着它们的血缘,进行字串识字、集中识字。”我深以为是。小学低年段,随课文识字之余,若能带着学生遵循汉字的血脉集中识字,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量与识字效率,还能突出汉字的特点,让学生亲近汉字文化,感受汉字之美。

郭史光宏一个长大了的儿童,一个爱思考的教师。期望能在浮躁的世道,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