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鄉音考古‧黑白造音】 山嵐飛歌,九腔十八調

左上:1960年《客語民歌》

右上:1960年《病子歌》

左下:1956年《挽水西流》

右下:1963年《客語香艷民歌》

特約:張吉安

老一輩客家人有一句順口溜“九腔十八調,山歌無本句句真”,恰好反映說唱山歌的心聲,感于哀樂,緣事而發。從外因來看,客家人鍾愛山歌,是因為遷徙習性,舉凡在深山勞動、出遠門或行山路,即能解除寂寞又能壯膽。不同于其他南方籍貫的曲藝,形如客家人的本性,山歌擂台都在山野戶外,不受環境的約制下,歌者一開口高亢,男女老少從一座山頭,傳唱到另一端山窩!

【挽水西流】

客家山歌劇‧黑膠唱片‧1956

演繹:李舒雲.宋寶金.廖高才(中國梅縣)

客家山歌從民間傳到城鎮,從山澗唱到舞台,原本均屬以歌唱為主的個體,在40年代也傚法其他戲曲的“戲劇”形態,注入劇情,保留說唱,演化出群眾觀賞的表演藝術客家山歌劇。這張由香港唱片錄製出版,是梅縣客家山歌劇團于1950年代初編配演繹的《挽水西流》。故事取材自梅縣鬆口的民間口述,一個童養媳玉蘭,私下和村裡的孤兒阿旺偷偷相戀,就在她成親前夕夫君意外逝世,被家族強迫與強房的李福壽當小妾,玉蘭極力反抗而被囚禁。此時,打更夫和伯設法將她救出,協助玉蘭和阿旺私奔他鄉,終成眷屬。

【挽水西流】歌詞選段:

摧人離別雞亂啼,送人離別水東西,

挽水西流想沒法,從今唔養五更雞。

送郎一條花手巾,日裡洗面夜洗身,

手巾肚裡七個字,永久千秋唔斷情。

【客語香艷民歌】

黑膠唱片.1963年

演繹:山峰‧麗冰(新加坡/馬來亞)

這一系列《客語香艷民歌》,主打兩位年輕的客家男女歌手山峰與麗冰,從馬來亞電台播唱至黑膠唱片,頗受60年代客家新一代的歡心,正好跟當時的粵曲小調和福建時代曲趕上了摩登行列。“香艷”一詞絕非“情色”的意涵,在漸入新時代的新馬客家社群,“香艷情歌” 是將老耄的客家山歌注入一股“浪漫”與“香頌”!

【山歌唔唱心唔開】歌詞選段:

男:哦嗨!有好山歌來唱過海!

女:山歌唔唱心唔開,大路唔走生溜苔,郎郎妹妹盡你唱,你有手段儘管來!

男:今個世界日日新,十三歲妹子也談情,妹子好比芥菜樣,十月上裡會起心!

女:新作衫褲講時新,敢唱山歌怕罵人,像你好比發癲狗,路頭路尾亂吠人!

【病子歌】

客家山歌劇.黑膠唱片.1960

演繹:賴碧霞(台灣)

原名賴鸞櫻,是台灣竹東橫山鄉人,打從16歲開始跟隨著早期台灣的民間山歌藝人如賴庭漢、蘇萬松、官羅成拜師學藝,后來,自行投入到田野採集,搜集了各腔各調的山歌。22歲那年,先后進入新竹台聲電台、竹南天聲電台、屏東燕聲電台與中廣苗栗電台擔任廣播員,致力編寫客家山歌和廣播短劇,尤其她曾經主持的《九腔十八調》節目中,親自傳授客家山歌、客家小調的心得,同時邀請聽眾將本身熟悉的山歌歌詞投稿到電台,由她揀選來演繹,是台灣史上難得一見的山歌傳播人。晚年不言休,到台灣師範大學和台北藝術大學教唱山歌,于1986年榮獲“國家民族藝術薪傳獎”,銘定她一生為客家文化的成就。她于2015年1月18日病逝,享年83歲。

【條條山歌妹傳來】歌詞選段:

山中山谷起山坡,山前山后樹山多,

山間山田蔭山水,山人山上唱山歌。

借問山歌哪裡來,急水灘頭妹會開,

好比鬆口劉三妹,條條山歌妹傳來。

山歌本是三妹留,留給世間解人愁,

三餐就要歌送飯,睡目就要歌貼頭。

【客語民歌】

客家勸世文與滑稽歌.黑膠唱片.1960

演繹:劉山(馬來亞)

劉山是一位業餘山歌藝人,常在吉隆坡客屬團體的宴會聚點場合,受邀清唱客家山歌助興娛賓,多以即場創作詼諧、勸世、反諷為題的山歌。

【嫖賭之害】歌詞選段:

賭雜博三塊錢,放上桌,番攤先生坐橫桌。

積孤番,搭年角,賭贏錢殼,煙朋友,好斟酌。

橫床眠等好冉腳,賭輸錢,恰似雷公確,上身搏到下身脫,無衫著,打赤膊,無褲著,著樹殼,無褲帶,綁桿索,無鞋著,打赤腳,荷包肚裡無半角!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