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A發展聯聯盟‧膽識 力量 技術 大馬男籃三思

麥洛城(右起)和張國豪的身高,不會比鳳凰的托洛米亞和埃斯科托遜色,可是我們的球員就是缺乏了「膽識」、「力量」和「技術」。(照片來自ABP發展聯盟官方面子書)

中國報特派:葉正焮

(菲律賓‧馬尼拉3日訊)賽前在更衣室的白板上,寫著“膽識”、“力量”和“技術”3個詞。這是主教練吳清發希望球員在比賽展現出來的,可以說也是我們球員最缺乏的。

從6月13日第1戰到8月2日的最后一戰,化身藍星清潔劑猛龍參加PBA發展聯聯盟基礎杯的大馬男籃,以2胜10負的戰績完成常規賽,如果加上6場友誼賽,那總成績就是5胜13負。

雖然發展聯盟屬于半職業的聯賽,但對于球隊來說也是一次非常難得的練兵机會。《中國報》有幸獲得大馬籃總的贊助,前來馬尼拉隨隊採訪第2階段的5場賽事,記者根據觀察作出以下的5點總結。

球員缺乏膽識

發哥已經不止一次在接受採訪或私底下聊天時談到這一點,球員在一對一的情況下,不太敢同對手硬碰硬,特別是遇上身材壯碩的對手。有

時候明明有机會可以切入,但是卻因為害怕出錯或被封蓋而不敢去。

這個問題在控衛的位置尤為嚴重,發哥此前就說過,球隊缺少一位能夠掌控大局的定海神針,導致球隊現在一面對逼搶就陷入兵荒馬亂的困局。

值得一提,張國豪和王偉涌2名控衛都異口同聲表示因為擔心失誤而不敢表現。

在這里套用張家輝在《激戰》里面的經典台詞:“你行得上台,就唔好怯;一怯,你就輸成世!”

同樣缺乏力量

理療師萊內什在受訪時曾經指出,球員的耐力沒有問題,但是他們缺乏力量,這也導致球員在比賽中后勁不足,因為他們必須花更多的力氣同更強壯的對手進行對抗。

我們的球員偏瘦,在國際賽一站出來就明顯看得出我們球員的體格不夠壯。這牽涉到几方面的問題,包括體適能訓練、合理的訓練安排、賽后恢復和充足的休息。此外,球員的營養也很重要。

國家隊的訓練必須走向科學化,教練組應該根據一整年的日程,與體適能教練以及理療師共同商討,找出一套合理的體適能訓練方案,以便讓球員能夠以最佳壯態迎接比賽。

基本功不紮實

從東南亞斯坦科維奇杯到PBA發展聯盟,球隊還是面對這個同樣的問題。不管你有多好的戰術,最終還是由球員去執行,而如果球員的基本功不扎實,比賽中他們就很難去執行戰術。

教練組目前在訓練中都會加入基本功的練習,說來有點諷刺,球員來到國家隊還得重新學過基本功,放眼全世界這樣的國家隊恐怕為數不多。看來,大馬籃總是不是應該鞭策一下基層教練呢?

有一位球迷朋友說,現在沒有人要教基本功,因為教基本功的教練都是不出頭的小角色。如果所有基層教練都這么想的話,那大馬籃運真的完蛋了。還是那句,沒有基層青訓,就沒有未來。

防守問題明顯

12場常規賽,猛龍的場均失分高達96.83分,除了第5戰89比75戰胜棉蘭老島天鷹一役之外,其余11場的失分都是在80分以上。對手一次又一次輕松撕破防線,真的讓人看得搖頭嘆息。

防守問題除了是個人防守能力不足,另一個因素就是球隊沒有明確的防守理念和原則。比賽中,很容易就看出球隊防守組織的混亂,球員搞不懂自己應該做什么。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球員在防守時缺乏溝通,場上的5名球員似乎都不太習慣出聲,好像在演默劇一樣。球員們回去后,在這方面應該要有所加強,如果5名球員在防守時能夠大聲溝通的話,至少氣勢上不會輸人。

小將更有膽量

在這次的基礎杯上,郭添源是表現最穩定的本土球員,場均得分雙位數,一洗之前在斯坦科維奇杯的頹勢。另外,楊艾溫從第1階段的后半段病癒之后,表現也漸入佳境。

陳俊宏和黃億豪兩名小將,反而是陣中膽識最好的球員,兩人在比賽中敢搶敢搶,一點也不怯場。遠東大學主帥拉塞拉十分看好億豪,雖然他的技術還很粗糙,而俊宏則越來越受重用,發哥甚至想把他改造為控衛。

至于其他球員,還得繼續加把勁。回去后好好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距離明年的吉隆坡東運會還有一段時間,接下來會有不同賽事的挑戰,如果沒有明顯的改善的話,估計就會被淘汰了。

採訪手記

葉正焮:感恩,不會結束!

PBA發展聯盟的採訪任務結束了,這是一次很好的經驗,讓我可以見識到不同級別的賽事,同時也在教練們的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實在是非常感恩。

教練說,我們的球員缺乏膽識,其實指的應該就是心理素質的問題吧。不錯,心理素質對一名球員來說真的很重要,心理素質好的球員一般上都是好球員。

心理素質強硬的球員,通常都是擁有正向思維的球員,他們不會受到失誤或挫折的影響,而是會把專注力放在自己能夠控制的事情上,比如說做好下一個防守。

心病還需心藥醫,如果球員想解決“不夠膽識”這個問題,或許可以翻一翻運動心理學的書籍,也可以上網搜尋這方面的資料。我倒是有一本關于籃球員心理學的書,有興趣的話可以向我借。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