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以勒:只能據理力爭,沒有理所當然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張以勒:只能據理力爭,沒有理所當然

    增建10所新華小,當然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甚至整個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生存和發展也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上,這個世界也從來沒有理所當然這回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即使是像“天賦人權”這4個字,在許多實行憲政民主制度的國家裡,乃是憲法文件內容或要旨的一部分;但這4個字也不是無端端憑空出現,而是經過許多人的鬥爭與抗爭,甚至付出流血的代價,才能把它們寫進國家憲法中,或成為憲政和建制的一部分。

    因此,所謂“天賦人權”,壓根兒就不是上天賦予的,而是人類靠自己爭取回來的,連這4個字本身在國家憲法文件中的出現,也要靠人類的力量爭取回來。

    政府最近宣佈增建10所新華小和搬遷6所微型華小,是馬華在政府體制內的政治運籌換來的成果。無論它們是馬華爭取的結果,還是大選的糖果,但如果說“這本來就是政府應該做的事情,沒什么大不了”這么簡單,這個世界就不需要政治這種東西。

    一切資源都是爭取得來


    因為從古至今、世界各地,永遠不變的,就是資源的恆常匱乏;政治就是對有限的資源如何分配而出現的競爭。政治鬥爭,就是資源的爭奪。

    一切資源都是爭取得來的,差別只在于爭贏爭輸、多得少得而已,沒有“理所當然”,也沒有“本來就該如此”。

    正如當初行動黨跟伊斯蘭黨仍然是民聯裡的夥伴時,伊黨執意要在吉蘭丹通過伊刑法修正案,行動黨的倪可敏就大拍胸膛說會阻止伊黨,但最后還是無能為力。

    行動黨阻止伊黨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不是本來就該如此嗎?為什么行動黨最后還是無功而返?

    因為政治這回事,從來沒有理所當然和本該如此的邏輯,一切只看你辦得成或辦不成,或者辦成多少。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10所新華小、6所搬遷華小,無論馬華是怎么辦成,也無論其目的為何,總之就是辦成了。

    檢視一個政黨的表現,就是看它以本身的政治實力,能爭取到多少政治資源。

    馬華以7名國會議員、12名州議員的本錢,辦成了一些事;擁有36名國會議員、96名州議員,國會議員人數是馬華的5倍以上的行動黨,有兩種做法可選擇:一是交出比馬華多5倍的成績,二是不斷貶損詆毀馬華的成績。

    可悲的是,行動黨顯然更傾向第二種做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