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故事‧宇宙万物多有辐射 超标才损害人体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主题故事‧宇宙万物多有辐射 超标才损害人体

    家电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手机有没有?”“电视机有没有?”

    只要说到某个东西会释放,许多人都会敬而远之。

    但是,我们的生活环境及日常活动里,无可避免都会接触到

    到底什么是呢?人们所受的会否影响身体健康?


    “基本上,我们是活在一个的环境里,土壤有、打雷有、太阳活动有,日常生活也有很多人造,比如为了便利生活而制造的医学仪器、电灯泡、手机等。”

    香港地质生物学家兼香港防会会长周博文透露,“”(radiation)是一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一般称为“电磁波”;在物理分类上,所有会产生电磁波的东西皆可称作

    想像一下:地球是一个大磁场,太阳及其他星球同时间也从外层空间产生电磁(打雷、闪电)。只要本身温度大于绝对零度(absolute zero)的物体,都会有电磁;而世界上并不存在温度等于或低于绝对零度的物体,因此我们周遭所有的物体都有电磁,包括无线网络(Wi-Fi)、电脑、冰箱等家用电器。

    香港地质生物学家兼香港防辐射会会长周博文
    香港地质生物学家兼香港防辐射会会长周博文

    未必每种对人体都有害

    他说,人类无法隔绝自然和人造,只能避免吸收超出安全标准的;而多数物体的对人体没有坏处,唯有超出安全值,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因此,从广义来说,几乎全部物体都有;从狭义来看,也可以说全部都没有

    的计算单位分为微特斯拉(μT)或毫高斯(mG),安全为策,一般安全值是2毫高斯(即0.2μT),长期接触超过2毫高斯以上的,会影响健康,使人致病。”

    不过,世界各国对于安全范围规定不一,美国和瑞典规定为不超过0.2μT、丹麦为0.3~0.4μT,英国是0.4μT。

    带给人体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基因变化、加速细胞变化。换言之,就是癌症的致因。

    根据周博文做过一项实验,当细胞受到不同强度照射,从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变化,原本是细细地伸长的细胞,像蚯蚓一样呈扭曲状变化。

    会导致血液流动缓慢,甚至连成血块,降低身体的抵抗能力;当降至某一程度,问题就会陆续显现。”

    周博文是第一位留学德国的亚洲华裔地质生物学家。过去数十年他多次走访欧洲,研究能量科学、探测术 (Dowsing) 以及化解电磁波方法。近期,他在易丰实业有限公司的邀请下,不时来我国进行磁场能量学授课。

    据他透露,德国和法国等已禁止学校使用或限制使用无线网络,因为与成人相比,发育中的小孩会吸收更多

    “你知道吗?一个无线网络相等于1000部手机。讯号越强,表示越多。手机也一样。”

    一个无线网络辐射,相等于1000部手机辐射。
    一个无线网络辐射,相等于1000部手机辐射。

    细胞受伤,需睡眠来维修

    虽然没有清楚的实验案例,证明手机所产生的危害人体,但就做过的“照射细胞”实验报告及科学角度来讲,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可以肯定的理论。

    “当受到手机、电脑、无线网络、电讯发射站等伤害,就会有细胞受伤害,症状就是眼睛会累、身体疲倦、肩膀酸痛、偏头痛。特别是看手机荧幕过久,视力会下降。”

    然而,细胞受伤,未必就一定会造成致病,因为人体有修护的能力。

    “人体受到伤害后,都有自我修复的能力,特别是在凌晨十二点至四点之间,是自我修复与再生能力的最佳时间。但是,同时间要有零和高能量两个条件,才能起效用。”

    晚上睡觉前,把家里的无线网络、无线电话等关掉,并且拔掉插头,让身体充分休息,恢复抵抗力;否则,时间一久,身体无法承受连续伤害,可能导致生病。

    “电源开启时,会产生电波和电磁。关掉电源开关,虽然没有电波,但仍有电磁通过。唯有拔掉插头,才能消除电波和电磁,达到零。因此,没有使用电器时,最好拔掉插头,避免室内环境受到电磁波侵害。”

    现代生活已经离不开电器用品,因此难免受到的影响。为了健康着想,周博文建议保持距离为宜。

    “距离电器越远,强度越弱。所以在使用电脑、电视、电风扇、吹风筒、电磁炉时,至少要保持一公尺距离,微波炉则是十公尺距离。”

    睡房少置电器杂物

    周博文认为,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诸多,情绪、环境、饮食、运动、姿势、空气、噪音等,只是其一。

    分有很多种,放射性、地下、高频、低频、塑料……每一间屋子都有低能量点(磁场低),如果在低能量点上放置塑料、铁或水这些高度吸收率的东西,就会产生塑料,把低能量扩大十至廿倍面积,住得不舒服。”

    另外,睡房和书房尽量少放电器:“不要把大房间当睡房,一旦空间大,就会放很多东西来‘填满’空间。衣橱最好放隔壁房,因为衣服有化学纤维、塑料等,容易产生塑料。”

    他说,好的睡房,其实只要有一张床就好。而且,床不要靠墙(因为墙内可能装有电线),床的下方亦不要放置杂物,以保持良好磁场。

    比一比,哪种家电最强

    世界卫生组织在“居家及环境典型暴露水平”(Typical Exposure Levels at Home and in the Environment)一文中提到,根据1999年德国联邦防护办公室(The German Federal Office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所做的家电排名报告,值最高的是吹风筒,在近距离使用,其高达2000微特斯拉(μT),比安全指数高出两万倍。

    以下列表说明各种家电在不同的距离下,分别产生的不同值。

    注*一个成人人体可接受的幅射安全值是0.2μT(即2mG)

    家用电器很便利,但在不同程度上其实同时存在着,带来健康隐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家电,能做的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接触家电的,比如控制使用频率、每次使用的时间,时间越短越好。”

    “同时间,可以从日常饮食上调整,提高自己的能量。比如,喝茶可以提高能量,最好的喝水方法是每十分钟喝38℃至42℃的温水,这是胃肠道感觉最舒服的温度。”

    周博文主讲《远离辐射》讲座会。
    周博文主讲《远离辐射》讲座会。

    生活少不了它,唯不用时少接触

    以下是周博文对于家电的使用建议:

    无线网络Wi-Fi/室内无线电话

    一个无线网络相等于1000部手机,一部室内无线电话则等于50部手机。讯号越清晰,代表越强;讯号呈一格,表示环境好,二格或以上,表示超标,环境有高

    建议方案:最理想是切断危险源头,弃用无线网络,改用LAN线或HOMEPLUG,透过家里电网作为网络线,这是最便宜、最安全的做法。如果不便铺设LAN线或HOMEPLUG,没使用时要把无线网络关掉,特别是晚上睡觉时。

    手机

    手机在待机情况下,手机的为1~3μt,在接通瞬间,手机瞬间达到10~50μt,远远大于0.2μt的安全值。长时间近距离贴到耳部通话,会造成与惯用耳朵接听同侧的眼角膜产生血块,可能导致白内障。

    建议方案:避免把手机拿在手上、放在口袋(裤袋)、挂在胸前,最好收在包包里,有需要才取出使用。手机响起时,不要马上接听或通话,待几秒后才接听,且使用手机线加防环,有助于减少手机延着耳机线进入耳朵。改用电脑版网络通讯,减少手机的使用频率。

    微波炉

    操作中的微波炉电磁波强且容易外泄,家里一台微波炉在操作,相等于整间家都会受到影响。

    建议方案:最理想是不要使用或少用。必须和操作中的微波炉保持十公尺距离,或至少一公尺距离。或者,把微波炉的开关掣另外桥接在较远距离,在开关时可以离开微波炉远一点。方法虽然麻烦,但安全。

    吹风筒

    由于使用时紧贴头皮,对人体的伤害相当大。

    建议方案:在吹风筒出风口处加上一条软管(约30公分长为理想),在吹风同时避免近距离接触。尽量少用吹风筒吹干头发,在开启和关掉吹风筒时,也不要让吹风筒近距离对着头皮,不要连续长时间使用,最好间断停歇。

    电视机/电脑

    电视机和电脑最强在背面,其次为左右两侧,正面反而最弱。

    建议方案:最好不要睡在电视机、电脑后面的房间,也勿在电视机、电脑后面长逗留。在观看时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少两公尺),观看时间也不要超过两小时,且室内要有一定的照明,否则会伤眼又伤身。

    冰箱

    正面强。

    建议方案:冰箱放在厨房不常逗留的位置,避免长时间站在冰箱前工作或存取食物。

    报导:叶凤玲
    摄影:李玉珍
    部分图:互联网

    安全享受便利
    用生活减“辐”作用

    家电
    家用电器提供了许多生活便利,但你会担心电子产品产生的影响健康吗?
    许多人在享受高质量生活的同时,也在寻找安全使用、简单易行的防方法……

    投资健康,学习防

    谭国豪从事行销,经常把两台手机带在身边,方便随时和客户联络、跟进业务。

    “因为工作得常用手机,回到家也离不开手机,继续使用手机浏览面书,所以很关心手机问题,毕竟听到两个字,都会联想到疾病。”

    他说,回到家后加上太太的手机,在同一个空间里同时有三台手机在上网,增加空间的量。“既然无法不用手机,那就应该要注意同时存在的;所以,有时间的话,我会去聆听相关讲座会,了解带来的影响,最重要是希望能学到防止或减少的方法。”

    谭国豪
    谭国豪

    过去,他以为手机不足以成威胁,但是听了讲座会,他才知道六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已把手机列为2B致癌物,也就是“潜在致癌物”,让他大吃一惊。

    “听了讲座会后,至少我知道如何减少影响。比如可以使用调谐方式,在手机背部贴防贴膜;在裤袋里放防布,阻挡手机和身体的贴身接触;把手机收在防手机袋,根据需要屏蔽手机讯号防或减弱讯号()。”

    “坦白说,要我不用手机是困难的事情,我宁愿花钱买防产品,健康是值得投资的,因为一旦有病,医药费用应该更庞大。”

    长期面对电脑,皮肤干燥

    “家”是人待最长时间的场所,因此蔡佩珍(平面广告设计师)很注重居家生活素质,尽量避免让隐形的,危害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我在半年前开始服食防保健品,吃了后发现自己变得比较有精神、轻盈,不像之前动作比较迟缓;家里也有安装防机,不过它只在一定的距离里产生效用。”

    “有时候感到腰酸背痛,我会穿上防衣服;小孩生病或抵抗力弱的时候,也会让他们穿上。有没有效用其实是看个人的状况,至少我觉得它对我有效用。”

    她有两位孩子(10岁、7岁),只在周末才让他们用手机,看YouTube、玩游戏、问功课:“我有观察过他们,只要用手机半天,他们的眼睛会出现一些点点红血丝,我会马上阻止他们继续用,然后给他们点上防眼药水。”

    蔡佩珍
    蔡佩珍

    从防保健品、防机、防衣服到防眼药水,她在日常生活里如此慎重预防工作,是有原因的。

    “我有打篮球的习惯,向来重视健康。十年前从事平面广告设计以来,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我发现最明显的影响是皮肤变干,发质越来越差头发也越少,需要补充胶原蛋白。”

    她认为,日常生活里无处不在,像她每天不能远离的电脑、手机,都有一定的,对人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认真做好防工作,是最基本的预防。我觉得真正要做好预防工作,需要在同一时间做不同的事情一起配合,才会产生效用。所以,朋友介绍的防产品、方法,我都会自己研究,再决定要不要?”

    好好休息,睡房不摆电脑

    叶秀贞(品牌经理)认为,家电不是“洪水猛兽”,超标才有实质性影响。“能做的就是从生活上注意使用时间,不要长时间不间断使用。”

    举例,她有三位孩子(大儿子20岁、二女儿15岁、小儿子9岁),虽然他们要求她在睡房里安置书桌,但是她都拒绝了。

    “我只让他们在楼下书房上网、做功课,房间是好好休息的地方,并不需要有书桌和电脑,这样他们就不会在房里上网到半夜,能够有正常的作息时间。”

    “我也只让孩子在周末看电视,大概看两三小时,避免他们眼睛过度疲劳,视力下降。”

    她也有防止的方法。外出时会涂防晒霜、戴帽子,包包里永远放有一把轻盈小雨伞。

    叶秀贞
    叶秀贞

    叶秀贞喜欢种植物,但是她不相信植物可以阻挡。“植物能净化空气,它虽然有能量,但并不足以防止。”

    喜欢烹饪的她,很少会依赖微波炉准备食物。“我宁愿一大早起来做早餐,而不是前一晚准备隔天取出来‘叮热’就好。买微波炉是因为有感家中长辈需要而买来当预备,实际上非常少用到。”

    她并不清楚家电产生的量,不过向来只买品牌家电,首重安全性和可用性,拒绝无名品牌:“担心后者在使用中会突然爆炸或是产生高量,即使再便宜也不买。”

    “我也不用塑料容器,担心高温或是高冷冻时塑料毒素会渗入食材……还有,在嘛嘛档时也会避开附近有电压箱的座位,车子也不停放电压箱旁边。”

    抵抗力都变弱!

    廖梳砚(酒店从业员)是实务派中人,只要对事情有质疑,就会参与讲座会、聆听专家论述,为自己解惑。

    “我和大家一样,虽然经常听说,但是因为没有亲身体验过带来的影响,所以听过就算,甚少放在心里。”

    有一次讲座会中需要有观众做实验,她自告奋勇参与实验。“主讲人要我右手臂伸直,然后他用手掌把我的右手臂压下。第二次实验,同样是右手臂伸直,而左手握着手机,这一次主讲人只用几根手指就把我右手臂压下了……”

    廖梳砚
    廖梳砚

    “原来握手机的时候,身体比较没有力量去对抗外来压力。实验嘛,本来想更用力去对抗主讲人的压力,证明对方是错的,但是很惊讶,他很容易就把我的手臂压下,这是身体的自然反应,我没有办法对抗。”

    那一次的实验,让她体会到的伤害力,自此更注意生活环境的隐忧。

    “我以前有使用微波炉,有时夜归会‘叮’食物,贪它方便,几分钟就有得吃。后来在讲座会上知道它的影响比我知道的更严重,就做饮食调整,逐渐减少使用微波炉,慢慢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除了减少使用电器的时间及频率,同时间她也在提高自己的能量,希望能以本身的能量来抵抗影响。“一个人无法改变周围大环境存在的及其带来的影响,唯有提高自己的抵抗能力,减低受其影响。”

    报导:叶凤玲
    摄影:李玉珍
    部分图:受访者提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