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城事.迁校重生进一步扩建发展 巴生中华小学续迈进 | 中国报 China Press

百年城事.迁校重生进一步扩建发展 巴生中华小学续迈进

报导:刘淑美
摄影:李玉珍
语文是民族的灵魂,华文教育更是华族的根!



一间拥有103年历史的巴生中华小学为了容纳更多的学生而决定迁校,但在数年的迁校过程中,迁校计划并不如意,面对的风波一波又一波,并终在2009年成功迁入哥打哥文宁,2010年11月14日正式启用,学生至今更多达2300人!

早前,巴生中华小学原本即和中华国民型中学及巴生中华独中共用同一片校地,惟随着华裔子弟对华小的学额需求增加,造成3校空间拥挤的窘境,最后三校董事部议决,巴生中华国民型中学和小学先后搬迁到新校地发展。

学生人数突破2300人



巴生中华小学搬迁至现有的哥打哥文宁新校地后,从原本的700名小学生增加至目前的2300名学生,随着社区对华小学额需求量剧增,董事部从今年10月开始希望筹建一栋8层楼高的综合教学楼和一综合礼堂,以符合学校未来的需求。

中华小学自从学生总人数突破至2300人后,无法再录取更多新生入学就读,造成当地许多华社子弟,至少有100至200名学生无法报读该校望门兴叹,校方最终协议成立建委会,拟定第二期建校计划扩建新校舍。

该校于2013年重组建校委员会,并决定在原有的基础上勇敢的提出筹款1500万令吉,以为中华小学创造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教学实施、培养一流的人才,以在短期内把中华小学打造成一所德智兼备的高素质学校。

这项建校计划耗费逾1500万令吉,以兴建一栋包含行政办公室以及50间教室的8层行政教学楼,以及一座多媒体综合大楼,内有6个羽毛球场的礼堂,即可容纳450人的讲堂。

第二期建校将动工

巴生中华小学建委会主席拿督黄奇仁指出,基于该校面对缺少50间教室的情况而导致许多学生被拒于门外,因此各方认为有必要增加教室,第二期的建校计划需耗费1500万令吉,并从去年9月开始展开各项的筹款活动,目前也已筹获1200万令吉,并逐渐迈向成功的地步。

“莎阿南市政厅也已批准建校的图测,并已在9月招标,有望赶在今年年尾动工。”

面对教师不足问题

巴生中华小学校长吴爱月指出,该校可说是哥打哥文宁一带唯一一间,也是最大的一间华小,每间教室都有超过50名的学生,一旦新校舍建竣后,可容纳的学生多达3000人。

她坦言,目前该校依然面对教师不足的问题,所幸获得家教协会和董事部等的三机构协助,因三机构认为孩子们是不能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求学,协助支付校方聘请回来的教师。

值得骄傲的是,巴生中华小学历年来的学业和课外活动皆获得亮眼的成绩,在今年的小六检定考试(UPSR)的考试中,该校凭著80.43的总及格率成为巴生县21所华小的冠军,学校平均积分是1.86%,国文书写和英文的及格率更破纪录,2个科目都达到92.2%的及格率。

迁校过程几经波折

忆起迁校的点点滴滴,巴生中华小学迁校过程可说不易,过关斩将的情况下终顺利迁入至今的校地。

巴生中华小学董事长拿督汤荣坤向《中国报》指出,尽管该校在1999年获得当时副教育部长拿督斯里冯镇安移交的迁校批准信,但并没指定地点,董事会最终正式呈函给教育部申请搬迁至哥打哥文宁的一块校地保留地,但却在之后被告知中华是办津贴学校而不能申请发展商已移交给教育部的保留校地,董事部也曾向教育部申请将学校地位改为全津贴,但却没被批准。

新校舍2009年启用

他说,在2004年,教育部批准哥打哥文宁一片3.5亩的保留地作为校地,奈何新校地在2006年却发生严重土质移动,D座更因此而下陷,建校工程被迫喊停,最终更拆除新校舍的所有建筑物。

他指出,董事部即议决向教育部要求更换校地,并在2007年获得教育部的批准,经过数十年的斗争,巴生中华小学的新校舍工程最终于2009年启用,学生人数更达2100人。

巴生中华小学小小资料库

地址:1A Persiaran Anggerik Eria,Seksyen 31 Kota Kemuning, 40460 Shah Alam, Selangor.
联络:603-51213640
传真:603-51210842
电邮:[email protected]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