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瑞雲:熱浪殺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蕭瑞雲:熱浪殺手

終於,現在有另一件事情,比在死結糾纏的政治熱度更熱,吸引了全民關注。



持續不斷的熱浪,差不多快要把人變仙人掌才能活似的,而且過往看到國外熱死人的新聞,竟然活生生地發生在大馬,關乎人命大事,全民該一起進行抗熱行動。

繼霾害之後,又多了一害,艾爾尼諾現象造成高溫熱浪,因大馬是經驗不足的新手,所以不曉得其對健康的破壞性,亦不懂得如何應對,以致發生了中暑至肌肉抽筋、腎衰竭的嚴重症狀。

教育局已發出指示,若氣溫持續72小時高達37度便宣佈停課,衛生部也發出應對指南,但要避開燒烤般的氣候,我們還得向“熱浪過來國”取經,在這樣的時刻,中外的外國人是擠爆泳池、海邊、喝冷飲吃西瓜、請熱假暫休工等等,但皆屬緩兵之計,當熱浪高達40度時,人體還是難以承受,死亡人數就會增加。



地球已經發高燒

熱浪殺手的紀錄,絕對會令人看了冷汗流,據報告指出,回顧過去熱浪肆虐,1995年在芝加哥曾奪600多條人命,2003年歐洲3萬多人死於熱浪。不過,人的生命力也在磨難中增強,多番受熱浪煎熬的美國人,漸學會應對,故近年熱浪下的死亡人數下降。

我們別輕忽熱浪的威力,也該急速吸收這方面的常識,如一名死亡者是因在太陽下訓練中暑而亡,但仍有一些人不把酷熱當一回事,繼續做些日常活動,此情況也在國外熱浪初期常見,因而死亡人數很高。

事實上,熱浪帶來的啟示,是地球已經發高燒,且進入發冷發熱的狀況,故有的地方高熱,有的地方極寒,有者乾旱,有者水災,整個“免疫系統”已陷入混亂,帶來無法避免的災難。

因此,躲在空調室、少曝曬、喝涼茶等等,都非真正的應對方法,僅是避一時得以保命,真正的大課題,是大家聽了覺得很重要卻又感到很遙遠的——地球暖化問題,那些全世界關心環保的組織與各大領袖,開了無數的會仍束手無策的課題。

如今,熱浪殺到,該省思,人類該怎樣不要再謀殺地球了吧?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上則新聞 楊劍:飆風特攻 下則新聞 徵信錄 (2016-03-20)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