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明志有道

文 文 文

林明志:明志有道──千依百順

也許很多父母會認為,自己並沒有對孩子千依百順,只是無任支持孩子的決定,那是基于尊重。其實那只是意味著父母放棄了自己的權威,默許了孩子的錯誤。

我遇過一對父母,就曾經跟我如此說過,他們的孩子小六升中一,孩子考進吉隆坡某獨中,因離家甚遠,便安排住宿。沒想入住第一晚,便不斷打電話回家哭訴。家人百般安撫不得要領,近凌晨時分將孩子領回家。后來就直接退學了,退學不是轉校,因為孩子根本不想讀中學。

父母問我怎麼辦?我盡力瞭解之后,發現我不能怎麼辦,因為給予任何的建議,都難免需要父母堅持不能妥協,但父母做不到。只要孩子哭鬧,他們就心慌意亂,予取予求了。

還有一位孩子留級,父母深知因為沉迷電玩導致,前來咨詢。他們的困擾是想讓孩子留級,改善學習習慣,戒掉電玩,把基礎打好;但孩子比較希望轉校到國中,因為比較沒有壓力。我的困擾是,咨詢我的目的不是需要我的意見,只是希望我幫忙說服孩子。

問題是我第一次和孩子見面,絲毫不熟悉的情況下,怎麼可能說服他呢?


我無法跟孩子勸說什麼,只能轉向父母瞭解狀況。首先,既然知道孩子沉迷電玩,為什麼不能採取任何有效措施呢?父母的回應是:“勸過也罵過,電話也沒收過,但他總有辦法弄到新電話。”

“哪來的新電話呢?”

“他說同學不要送他的。”

“你相信?”

伴隨著父母的沉默,我知道他們並不相信,只是沒有深究。這種情況,我認為是另一種的“千依百順”。這種“千依百順”參雜著懷疑、不安,但害怕衝突而不願深究,情願逃避,只求關係能夠維持至少和諧的互動。

然而對孩子而言,這種“千依百順”,意味著默許,也意味著父母的無能為力。

很多人以為這種情況叫“叛逆”,會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而改變。在我看來並不會,只要父母一天不改善“千依百順”的“愛法”,孩子長到幾歲,都不會改變對父母的“叛逆”。

孩子會改善的原因只有一個:直到“千依百順”的父母再也無法“愛”他,在現實慘痛的教訓下,他才會成熟,才會長大。想像一下,其實這種情況不是現代才有,“紈絝子弟”一詞即可知道古今皆有這種孩子。

“千依百順”帶出來的孩子,已經造成很多社會負擔。稍有留意青少年問題的朋友們應該開始發現,在台灣已經有發出——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危害社會”的人——類似的呼籲。

怎麼會“危害社會”呢?有那麼嚴重嗎?

想像一群慾望至上卻毫無能力,自我但自私,只要享有權利不要承擔義務,情緒不穩定,衝動又無知的孩子,在社會上,在你我身邊橫衝直撞,我是冷汗直流的。

台灣政大哲學系。好茶好酒好書。是不像老師的老師,不像出版人的出版人。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明志有道

相关文章

明志有道|林明志: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

明志有道|林明志:和孩子一起学习面对死亡

明志有道|林明志:中年丧父

明志有道|林明志:写给孩子的信

明志有道|林明志:教会孩子自重

明志有道|林明志:我不是恐惧高科技 只是担忧孩子为物所役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