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不愿为拨款变政府学校 槟华小说不

文 文 文

.交校地转全津.

(槟城14日讯)交校地转“全津”,槟州“半津”华小董事会说不!

随着教育部长马智礼建议,政府资助学校(半津贴)无力承担学校营运维修,及基本建设费用,可交出校地给政府,以转换为政府学校(全津贴)。

无论学校属‘全津和半津’,莘莘学子不应受波及。
无论学校属‘全津和半津’,莘莘学子不应受波及。

州内多所“半津”华小董事会接受《中国报》访问时,纷纷向部长所提出的上述建议说不。

公民学校信理会主席拿督庄耿康说,该校坚决反对部长这项建议,不会为了获得政府照顾,而申请成为政府能学校。


他透露,公民学校早在1920年建校,至今近百年历史,现分为公民总校、第一分校和第二分校,共3所学校。

靠热爱教育人士建校

“但从过去至今,虽曾向中央和州政府申请拨款,维修学校硬体设施,但这仅是辅助,大多时候都是靠热爱教育的华社和人士支持。”

他认为,政府不应设下条件如交出校地等,来作为协助华小校舍的发展。

双溪里蒙光华小学董事长蔡春民受访时说,热心的学生家长,协助承担学校开销,因此不会申请转为全津学校。

他以学校举办的义卖会为例,每次都成功筹获2万至4万令吉,这笔款项足以承担学校开销,如水电费、硬体设施提升维修等。

槟威华校董事联合会主席兼威中醒侨华小董事长李添霖受访时强调,在教育法令上,根本不存在“全津和半津”之分,新政府更不应尾随前朝政府,有这样不公平的区分。

“如果献地,就能让学校获得拨款维修,那这意味着,这只是政策问题,不存在‘没钱’的问题。”

需帮忙时左等右等全津又怎样?

(槟城14日讯)当“全津”学校,其实也没过得怎么好?

槟州政府学校(全津贴)大多坐落威省,如中华三校、麦曼珍、双溪里武、武拉必、启新、峇冬丁宜、真光小学等。

纵观州内的政府学校,这些学校其实也没过得怎么好,其中,就以大山脚峇冬丁宜、麦曼珍这两所全津贴华小为例。

大山脚峇冬丁宜华小属全津贴华小,从2004年开始向教育部申请增建校舍,但痴等14年,才在今年1月初获批。

办公室被逼设在走廊

该校自1952年建校以来,与一所淡小共用草场,曾在2007年迎来1300名学生人数高峰期,当时教师办公室被逼设在走廊处。

董事部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曾于2014年对外筹款,以增建5间临时课室,改善情况。

该校董事长吴德扶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学校终于获得中央政府1000万令吉增建校舍,目前已获公共工程局前来量地,之后将提呈图测,再进行公开招标程序。

他透露,董事会暂时不会对外筹款,但未来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学校有所需要的情况下,才会对外筹款。

另一所属全津贴的麦曼珍华小,创校34年,曾是全马唯一没有董事部的华小。

该校董事长杨式丰受访时说,为了让学校更健康发展,学校在两年前才成立董事部,由也是家协主席的他,担任董事长。

他透露,作为“全津”学校,政府全数承担学校水电费、新桌椅等开销,惟,该校去年11月遭遇水灾后,向政府申请一笔维修拨款,至今依然还未获得批准下放。

“庆幸获得州政府、热心人士的协助,学校渡过难关。”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