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中国

悦读

小说

文 文 文

悦读:李小晓和她的赶路人


作为,我们自然不必用如此庞大的“学术符号”解释,绝大多数人阅读就图个快感!就像我在这篇文章开头谈到的,我这中下阶级的中产人士之聚餐氛围,我渴望透过,看看中上阶层的人士是怎样过生活、体验爱情?李小晓在这方面,的确给读者很满足的新鲜认知与感受……

生在马来西亚又活在中下阶级的中产生活圈里,实在无法想像,金融圈子或中上中产阶级人士,究竟是怎样过日子的?

那天,跟几位开始步入中上身分的中产阶级年轻朋友,在一家氛围不错的餐厅聚餐,吃得快结束时,大家也许喝了酒,便聊起收入和生活形式。在汽车公司做工程师的大博说,他们公司去年营业额上升,花红、加薪让人满意,薪水直逼六千令吉。

大博年纪比我小四岁,另一位在跨国会计事务所上班的小思说,他的薪水也提升到接近六千,另一位小宝也说,换了新工作,薪水提升程度让她满意。当然其他几位,自己创业的更不在话下。我独坐一旁,默默无语。朋友当然知道我的情况,举起酒杯敬酒说,不打紧,找到合适又能让你晋升的工作就赶紧另谋高就吧!我尴尬地笑,默默将那容易将我灌醉的红酒,一饮而尽。

确实,收入影响了你的生活形态,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得看那得来的金钱是否充足来燃烧维持。幸运的是,我还有文学、电影、连续剧,或者舞台剧可以一饱自己对未知领域的生活形态,以偷窥视角,想像如果自己有钱的话,是不是也会过着那样的日子?很凑巧的,那趟聚会之后,我跟家李小晓的《赶路人》相逢。

生活情境与模式

如果你对当代文学有所了解,要你说出当代作家有哪些?我猜你会说得过诺奖的莫言,前文化部长王蒙,再不然就是王安忆、苏童、李锐、贾平凹等。80后的则会说韩寒,或者把自己包装得华丽亮眼,是作家也是导演的郭敬明。至于更年轻的,也许会提到科幻作家刘慈欣、郝景芳。当然,更少不了穿越、古代皇家家。毕竟,这群家才是当今的热门作家,他们的作品在网络发表,出版成书,将版权出售给电影、电玩公司,获得巨大利益,相较起纯文学作家,他们更名利双收。

今天谈的李小晓,她是80后,比起一般的文学作家,她更像是半路出家的作家。时机到了,就来创作。这本《赶路人》足以称为一部80后的青春成长里的主角,他们各有际遇,在成长过程中,跟家庭跟社会摩擦,历练出各种观看世界的“心眼”。也有主角在海外学习,遇到各色人与各种情感纠结,有的修成正果,有的虽然继续各自精彩,但也老死不相往来。

自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现当代文学创作的基调都充满着“土地芬芳”。除了少数如王安忆等人专注在写都市与男女情感和整体社会与历史的碰撞,鲜少有人触及现代都市生活的创作,即便有,也要有农村介入,制造现代与前现代社会的冲突,才更完整交代作家的文学关怀。李小晓们是幸运的,他们有着海外留学或受过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以外,体验不同的生活情境与模式,于是,我们不难在承载着文字、声音、影像的媒介里,阅读到他们的21世纪人(后)现代生活。

书名:赶路人作者:李小晓 出版:中信
书名:赶路人
作者:李小晓
出版:中信
无法触及的问题

《赶路人》的故事,对我并不陌生,里面那些:美国、留学、金融界、归乡矛盾、族群挣扎、贫穷与富裕、性爱等的故事符号,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台湾经济起飞时也同样出现过。就电影文本而言,就有李安的《饮食男女》、《推手》等可对照。至于关于在海外生活,爱情、亲情与归乡的矛盾,更可在70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兴起时,张系国、刘大任、白先勇等名家的中,觅得相同的故事痕迹。

我打趣地跟朋友说,是不是每个华人,一旦放洋海外或者这个民族的人只要有了经济能力,有了反思能力,有了书写能力,都会创造出内核相似的内容呢?不过,《赶路人》也有它跟台湾现代文学的不同之处,那便是里的当代感是更贴近当下,好比网际网络,好比千禧年前尚未出现的科技所造成的,全新的现代与后现代的困境与茫然,当然还有全球文化氛围的流动与变异。

作为,我们自然不必用如此庞大的“学术符号”解释,绝大多数人阅读就图个快感!就像我在这篇文章开头谈到的,我这中下阶级的中产人士的聚餐氛围,我渴望透过,看看中上阶层的人士是怎样过生活、体验爱情?李小晓在这方面,的确给读者很满足的新鲜认知与感受。我当然向往那种生活,奈何,在《赶路人》里的那些人,在我当下的视野里是有缺陷的,这也是李小晓和她一整代人的局限——无法触及的政治问题。就这点而言,台湾现当代文学肯定超越千万倍。

读书人/吴鑫霖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中国

悦读

小说

相关文章

大马作家陈团英新作 入围斯科特历史小说奖

中国客“跟着汇率去旅游” 日本血拼 马星泰火热

科企年龄歧视严重 中国掀“35岁裁员诅咒”

外长抵中国 展开3天官访

本周读点|走遍世界·20-4-2024

美军将在印太部署导弹 中国:将予以坚决反制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