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老店

主题故事

会员文

救急

文 文 文

◤会员文:主题故事◢爱心饭盒 送饭也送暖

爱在疫情蔓延时,每个人可以做的绝对比你想像得多──送爱心饭盒、支持自己的爱店、分发物资、当疫苗义工,马来西亚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多一点行动、一分关怀,彼此支持鼓励、传递信心,大家一定能渡过难关!

★免费注册为会员 一起点阅看好文★


在PKSM的帮忙下,庄雪梅在增江人民组屋PPR派送爱心饭盒。

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打气鼓舞的非常时刻,庄雪梅(演员)有感于怀,想透过饭盒传达温暖、正能量。疫情前,她进出厨房为家人准备三餐,这些家常便饭代表关心与照顾;现在,她藉由爱心饭盒分享关怀,把希望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萌芽。

庄雪梅找来学弟治国所属的马来西亚联邦直辖区急救志愿团体(Persatuan Kecemasan Sukarelawan Malaysia Wilayah Persekutuan,简称PKSM),请他们帮忙在增江两间人民组屋PPR派送爱心饭盒。

疫情让不少人生活变困难了,但是也激发出人性光辉的火花,让庄雪梅大为感动。

庄雪梅把食物装入盒中。

一次过煎80粒荷包蛋

她记得有位华人阿姨每次来都多拿一份,说是帮隔壁的OKU马来朋友拿:“有一天,她拿了一个饭盒在旁边等,说是等隔壁的马来朋友来拿,不久这位马来朋友柱着拐杖走过来,拿了饭盒后,阿姨走过来,两人结伴而行。”

“还有一位uncle拿了饭盒后,马上打电话给朋友说‘食佐饭未?过来拿啦,唐人煮嘅通心粉’我煮的都是华人餐,也不知道食物是否合大家口味?也有想过煮咖哩、峇拉煎,但是到来拿饭盒的多数是年长者,对他们的健康不太好……”

庄雪梅烹煮的食物虽是家常便菜,但菜色有变化,其中切割成星状的萝卜,代表她想要传达的“温暖正能量”。

有一次,她原想把爱心饭盒送往人民组屋或街友,但最后送到了医院。原来学弟治国在送饭盒前先到医院派送PPE和手套,医护人员看到温热的饭盒甚是兴奋,73盒全要了,分给医护人员和病人吃。此事让一直想向前线人员致敬的她直呼“机缘可遇不可求”,没想到自己煮的食物跟着防护用品一起送到医务前线人员手里!

“对我来说,煮多人分量不是苦工,反而能激发潜能。像有赞助人希望我煮素食,但很多人不喜欢素食寡味,怎么办呢?后来我用香茹脚炒老鼠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素老鼠粉。而且,每个饭盒一粒荷包蛋,一次过煎80粒荷包蛋,绝对不是易事,但我也做出来了!

她做自己能力所及,菜单也没有特别设计,有什么食材就煮什么,比如最近民宿海浪滔滔捐送一箱鱼虾,她第一天煎鱼,第二天做虾蒸蛋。

“困难的是,家里只有两个炉火,而且是家居煤气炉,火候有限。”

若遇上困难,她就想办法,再没办法,就求办法。像她一开始用三个饭煲来煲80人分量的饭,费时费力;后来灵机一动,借用弟弟开大排档使用的大饭煲,解决了这个问题。

庄雪梅两手并用烹煮食物。

肚子饱了才能消除负面情绪

在这波疫情的非常时刻,有不少人纷纷以自己的方式,为紧绷的气氛注入暖流。庄雪梅选择用“烹煮”的方式,除了因为自己喜欢煮之外,她也想到有人买不起煤气、付不出电费;也有人不会煮,三餐依赖外食,但现在没收入买食物。

“有句话说a hungry man is an angry man(饥饿的人是愤怒的人),让人吃饱了,才能消除负面情绪。我也希望大家从我们准备的饭盒中,看到这社会有在关心他。”

派送饭盒,派送爱心。

“现在没有办法拍戏,我也在失业中,但是,忙着准备爱心饭盒,让我感觉自己没有那么糟糕,每天都有朋友的支持和善心,在很烂的状况下看到许多真善美。”

她分享一位印度义工姐姐跟她说过的话:“我们不分种族宗教,谁有困难,都会尽能力去帮。小数目就自掏腰包,不然就到庙里去,集合大家的能力,一定能解决问题。”

小小一颗星会发光,小小一颗心也能做事,就看做或不做。

 

万佛缘斋菜馆老板娘凤姐(红衣者)在准备爱心饭盒。

缘恋老味道不让消失

疫情期间多一点点的外卖,照顾自己支持的餐厅,或是家路口的那家小摊子,让它们在疫情后,不会消失,依然是生活中的日常风景──这是本文主角街坊靓仔A的故事。

不愿意名字见报的他,要把光环丢给这家他很支持的──茨厂街万佛缘斋菜馆(简称万佛缘)。五年前他来吉隆坡工作,不时在茨厂街一带活动,因此经常光顾万佛缘。他说,有经验的素食者只要尝过这里的食物就知道,同样的价格,在这里却能吃到比其他店更大的分量。

员工在准备包装食物。

“外面很多素食馆使用大量斋料,但吃多斋料对身体不好,因为它不是天然食物,会有添加剂。万佛缘主要用蔬菜、蘑菇和香茹原食材,以及少许斋料,剩下的是功夫。”

社团组织和个人名义赞助的爱心饭盒,除了布施给有需要的人,也在经济低迷的时候为保育老店尽一份力量。

他在这里度过一段恬静、舒适的用餐时光,直到去年疫情爆发,传统餐厅和小店首当其冲,防疫期间禁止堂食、避免群聚,民众不敢出门用餐,万佛缘也面临史无前例的打击,业绩下滑90%以上。

爱心饭盒在五至十分钟里被领取完毕。

帮忙网络运作

“万佛缘去年杪曾经关闭三个月,今年又不能堂食,谁也无法估算要多少时间才能恢复原有生机。这里的老板娘凤姐和员工都是六七十岁的年长者,没有智能手机,不懂得网上外送系统,赶不上转型,每日营业早已跌落谷底,有时甚至不到三位数……”

想到以后它可能就不在了,他决定以行动支持这家。七月,他自发性帮助万佛缘开设面书“万佛缘斋菜馆 Restoran Wan Fo Yuan–Vegetarian”,并且申请加入GrabFood和Foodpanda外送平台服务,同时还和脚车快递单位Velo Express KL合作市区脚车配送食物,希望藉以外送来增加营收来源,度过寒冬萧瑟的行情。

和全国唯一单车快递单位Velo Express KL合作市区外送食物。

街坊靓仔A每天在万佛缘帮忙处理网上订餐、回复留言之余,还拍下照片发在面书上:老员工在准备爱心饭盒、休息看报纸、包装食物……“因为没钱打广告,只好以勤补拙,每天贴文,看当天想传达什么就写出来。”

这些文字与照片内容,让顾客不能出门亲临的日子,也能感受的动态,拉近彼此的距离。不少面书网友看了留言“好怀念这里的古早味”、“中学时期常来这里吃”、“以前爷爷和爸爸带我来”,甚至有马来同胞告诉他,小时候常被母亲带来这里吃饭。

万佛缘斋菜馆的外送包装依旧使用旧报纸,虽然包装赶不上流行,但能一边吃一边看逾期新闻。

幸存老风景35年不变

在疫情时刻,看到这些人与人的情感连结,他心里满是温暖,想要守护这家35年的意愿更强烈了。不只是他,也有许多人默默相助。

“面书的万佛缘标志是街坊邻居玛薇丝设计的,有时街坊邻居也会帮忙外送到邻近市区。还有,之前我本来想帮忙凤姐申请MITI工作批准信函,但最后也是街坊邻居提早一步帮忙申请。这里的街坊都会互相帮忙,这是很难得的情感,就像小时候住kampung同舟共济的感觉,现在很少见到了。”

最近在善心人士捐助之下,万佛缘每天准备约30个爱心饭盒,每次都在五至十分钟内一扫而空。他发现,排队领取饭盒的民众越来越多了,刚开始是附近的街友,但现在国籍多元,让他感叹一句“离乡背井也是不容易”。

他说,茨厂街周围酒吧、咖啡馆林立,也有集团进驻发展,昔日风景都变了,但是万佛缘依旧保持原来的样子,35年不变。他希望拥有许多在地特色的店家,不会因为一场疫情默然死去,抗疫之余也能支持喜欢的在地店家,支撑过这段艰难时刻──这是每个人都能做,而他正在做的事情。

问他对于这家的感情,他思考几秒,说:“算是一种自我治疗,过去一直忙碌工作,忽略了身边的风景,不知觉的错过。今天想透过这个行为,不让、老味道消失,当突然想到还能找到,这会让自己好过吧!

更多精彩:失业无米炊 江湖救急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老店

主题故事

会员文

救急

相关文章

甄子曰专栏:国阵老魂借尸还魂|会员文

会员文:新村时光之旅(第15篇)|现代化发展 仍留住传统 士乃新村 华丽蜕变

会员文:新村时光之旅(第14篇)|百年前教会召来中国华人 阿依沙叻新村 天主教徒开拓

会员文:国际视野|美大学挺巴抗议浪潮 冲击拜登连任路

会员文:修身养性|你的小宝贝衣服合身吗?

主题故事|人不可貌相 用独特魅力写自己的剧本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