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年味

过年

新年

主题故事

文 文 文

◤主题故事◢化解差异入乡随俗 拥抱炎热之春

 千里姻缘一线牵,台湾女子嫁到马来西亚,东马女子嫁给台湾原住民,适应生活文化差异过程有笑有泪,一年过一年,异国如今也是家乡。

林淑惠和先生孩子之前的过年照。

林淑惠(Mickey)来自台湾台东,嫁到大马已15年,如今儿子已上中一。刚来马时,在先生家乡北马吉打住了5年,之后曾搬回台湾两三年,之后回马定居雪州。生活了十多年,她现在已经很适应并拥抱大马多元文化,农历送年柑给马来和印裔邻居,印裔邻居过节日也会送咖哩过来。

之前回吉打过年,与家婆和一桌丰盛年菜合影。

两和五,分不清!

想当年一开始她很不适应大马炎热天气,花了足足五六年才适应。台马两地文化差异使得生活里闹出许多笑话,明明都是华人却也语言不通,同住的家婆是客家人,家里讲客家话和福建话,听得她 “雾煞煞”。刚结婚时,家婆掌厨她当副手,家婆叫她去拿两个盘来,北马福建话“两”(no)和台语的“五”(go)发音相近,她搞不清到底要拿两个还是五个,家婆看她站在碗橱前发呆,改用中文跟她说:“阿惠,拿两个盘来。”

回想起来好糗又好笑,在大马生活了十多年,现在客家话、北马福建话难不倒她,还听得懂广东话,也很会大马华人擅长的切换语言频道。像台湾人口中的“吸管”,大马人叫“水草”,她索性讲英文“Straw”包听懂。

除了语言,台湾和大马饮食习惯差异也让她很不习惯,台湾口味比较清淡,大马华人食物偏油偏咸重口味。她笑忆有一次煮了一道清炒高丽菜,结果家婆吃了叫她之后不用煮,因为口味太清淡了!之后她就负责帮忙削切洗。

先生家是大家族,每年团圆饭很热闹,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女人们在厨房从早忙到晚虽累也开心。“大家族团圆满好玩,我台湾家是小家庭团圆饭一桌就坐满,我们一般都吃盆菜,外面买现成的很方便,现在也流行向餐厅预订团圆饭,有佛跳墙、鱼虾等。”

台湾习俗除夕晚吃过团圆饭,小孩都会为长辈守岁,通宵不睡看电视综艺节目、吃喝玩扑克牌,午夜倒数年初一到来鞭炮响连天。

台湾年菜

去年不能跨州隆市太宁静

红包文化是台湾和大马华人最大的差异,淑惠解释台湾人只要出来社会工作有收入就不会再领红包,而必须派红包给父母和家人的小朋友,不像大马华人只要一天还是单身就能领红包。大马人派红包主要是代表一份心意,多少随意。相比下台湾红包很“豪爽”,包给亲戚小孩最少100、最多1000台币,包给父母的最多。她第一次来马时收到两令吉的红包惊讶又好笑。

今年终于可以回吉打过年,一家三口带着狗狗塞车北上途中。

在大马生活多年,新奇感变成了习惯,连每年balik kampung大塞车也变成例行之事。北上高速公路必塞车,近年更是塞到怕,最高纪录一年从吉打回吉隆坡塞了十个小时,简直可以环台湾岛了!

去年无法跨州不用塞车,但留在都门安静反而有点不习惯。今年恢复北上,她期待与亲人相聚同时也不敢放松防疫,除了戴好口罩以外,回乡前做个冠病快检保护别人保护自己比较安心。

每逢还是特别想念台湾家人,尤其是年初二看见先生的姐妹回来,妯娌回娘家,自己回不了远在千里外的娘家,就不禁有点落寞。“当年手机网络还不普及,先生还特地带我去电讯局电话亭打国际长途电话回家。”她回忆拿着一把零钱,一边讲电话一边投币,“父母心疼说赚钱不容易,都是简单问候几句,叮嘱女儿照顾好自己就匆匆挂线,每次一打完电话我就哭。”在外地生活不想家人担心都是报喜不报忧,流泪也不敢让家人知道。现在托科技发达之便,可以line视讯跟远方家人拜年。

但因为疫情已经两年没回台湾,她非常挂念家人也想念台东当地小吃,心心念念去逛台东夜巿吃米苔目、水煎包、蛤仔面线,家乡味道永远最能慰藉肚胃和心灵。

东马古晋人杨蓓珍(右三)和台湾先生陈裕旻(左三)及孩子在家乡过年。(档案照)

大马农历最热闹浓催人想幼年

杨蓓珍是东马古晋人,在台湾念大学、创业、结婚,先生陈裕旻是台中人,有一半原住民血统,父亲是华人,母亲是排湾族。台湾和马来西亚原住民同属南岛语系,习俗文化相近,他与母亲第一次到东马,心里即有种似曾相识像真正回家的感觉,他的长相也很常被错认为东马原住民。

2019年两人的第一个孩子在古晋出生,2020年2月一家三口回马,计划过完年回台湾,不料遇上MCO锁国,本以为只是封锁两个星期,没想到一锁再锁,结果两年过去,现在还留在东马,他们第二个孩子也快要出生了。蓓珍解释,因为台湾防疫政策限制外国人入境,孩子在大马出生是大马公民无法入境,只好等待全面开放申请签证,终于办好所有文件,一家人今年在古晋过完农历就会回台湾。

杨家三代同堂穿红衣共庆新年。(档案照)

无时无刻听到歌助兴

蓓珍在台湾念书多年以来只有一次在台湾过农历,完全无法适应,那次之后就决定每年都要回大马。“因为台湾过农历年太没有气氛了!街上没有挂灯笼和装饰,听不见鞭炮声,也没有歌,团圆饭普通,年初一去一两个亲戚家拜个年就结束了。”先生裕旻在旁附和:“很多人以为台湾都是华人,农历气氛肯定比马来西亚浓厚,其实并非如此,马来西亚华人才更有传统气氛!”

农历气氛冷清,反而台湾人隆重庆祝万圣节、圣诞节和元旦,街上到处有灯饰,商场布置装饰很有节日气氛,路上有人穿着圣诞装和万圣节装扮,元旦全台各地连场大型跨年演唱会迎。相比之下,农历对台湾人来说,只是可以休息几天的公共假期,大家趁着休假出国旅行或在国内游玩。因为没有很多亲戚互相拜年,家里也不会办年货或做装饰,甚至不会特地穿新衣。

裕旻印象中以前的台湾并非如此,小时候非常热闹,大人们前会去办年货,为亲友准备送礼,用心布置家居,家家户户放鞭炮,亲朋好友互相串门拜访。但随着生活文化改变,台湾渐渐失去农历传统,他对此感到有点惋惜。反而台湾原住民则一直很重视丰年祭,不管多远都一定放下所有事情,请假回山上家乡欢庆。

一家人团聚一起过新年最开心。(档案照)

大马过农历普天同庆的氛围让他感觉像重返童年,也想让孩子拥有这样的童年回忆,希望以后每一年都回马

裕旻最喜欢大家准备的氛围,在路上无时无刻听到歌,让人期待节日到来。他第一次在马最大的文化冲击是华人open house,门户大开,欢迎各族友人甚至陌生人上门拜年,除了传统食物也会为非华族访客准备咖哩、炸鸡、炒米粉等食物,不同种族和乐同庆。“在台湾我们只会去比较熟的亲戚家拜年,不会去朋友同学同事家拜年,更不会开放门户让不认识的陌生人来吃喝。”他和太太在古晋可以带着孩子轮流去别人家拜年,吃完一家又一家。

台湾独特文化流水席又完全不同,他说现在只有乡下地方节日婚宴还有人办流水席。传统流水席是主人家在门前路边摆桌吃厨师准备的酒席,现在流水席可以订一桌上门,厨师准备好的食物连同桌椅、摆设和碗碟送到你家,吃完不用收拾清洗,隔天会有专人来把东西带走,十分方便。

丰盛的团圆饭包含家人的心意和祝福。

体验不同传统大马捞生有趣

不管自己煮或宅配,在他看来,大马和台湾的团圆饭食材都一样,只是煮法和文化稍有不同,比如象征年年有余的鱼,在他们家鱼一定不能吃完,至少剩一口才是“有余”,大马人则习惯把鱼吃完。团圆饭他最喜欢的是排骨、卤猪手和大马独有的捞生。第一次捞生让他惊呆,“玩”食物是华人饭桌禁忌,也只有捞生能打破禁忌,而且捞越高越好。他和太太让两岁的儿子也“参一手”,小人儿边捞边讲恭喜发财、兴旺发!画面太有趣。

“我们希望让孩子体验传统文化,将长辈教给我们的传承给下一代,保留下去。”他们特别珍惜今年在回台湾之前在大马,明年还不知道一家四口会在哪里,但希望能回古晋家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年味

过年

新年

主题故事

相关文章

主题故事|传统与现代文化碰撞 创新古韻玩出新流行!

主题故事|古装复原百炼千锤 衣袂飘飘大唐风韵

主题故事|打破“阅读”刻板印象 小店赋书籍二次生命

主题故事|书店生意不易做 坚守阅读 旧书新灵魂

主题故事|坦然面对死別 知易行难

主题故事|死别 是心中无法触碰的痛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