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一點思索

艾虔

文 文 文

艾虔:道歉了,对方必须接受吗?

台湾“#MeToo”风暴方兴未艾,有些知名作家、艺人被揭露素行不良,让人震惊不解。

 性骚扰遍及社会各个角落,情况形形色色,十分复杂,连带引发许多相关讨论。比如日前某艺人前往当事人召开的记者会现场,当众两度鞠躬道歉,使得当事人情绪激动,记者会延后进行。一般认为艺人此举是示威、闹场,绝非道歉。

 别人道歉就要原谅,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养。但俗语也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由于无法查核别人内心的真实意愿,往往做错事之人只要道歉或者装出道歉的模样,受伤害的人似乎必须原谅。

 伤痕更加深重


 他们的说词多半是我无意冒犯、年少无知等等,但若有人因个人言行受到伤害,感到抱歉,言下之意,闹出纠纷是有人过份敏感计较,然而我宽宏大量,主动表示歉意。这分明是粉饰太平,并无反省认错之意。可是长久以来,许多类似的纷扰因而过关。

 其实,道歉和原谅应该分开对待。你道歉是你的事,我原不原谅是我的事,两者是独立的。

 受到伤害的一方,应有权利自行决定要不要接受道歉,或什么时候才接受道歉,而不是让做错事之人敷衍一下就必须算了,形同另一种宰制压迫。

 受到伤害,各人自有疗愈之法。有人很快复原,有人需要较多时间,这没什么好比较的。

 接受并照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由于形势所逼,被迫做了违反自己意愿的决定,这样内心的伤痕将更加深重。

 但也由于无法预知别人的内心,我们往往重视形式而忽略实质。

 比如只要态度良好、对人周到客气,多半会获得大家信任,但也因而造就了许多斯文败类,表面上仁义道德,私底下人面兽心。这便是“#MeToo”风暴震撼社会之处。

 人际之间是有界线的,一旦有人越界,另一方不免受到伤害。真正的尊重,是接受别人拒绝,毫无条件。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一點思索

艾虔

相关文章

艾虔:珍惜每一餐 节约每粒粮

艾虔:慈善团体须有效监管

艾虔:破坏容易建设难

会员文|艾虔:别将偏好当道德

艾虔:选区拨款应朝野一致

艾虔:袜子争议须妥善处理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