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主题故事

愚你同在

文 文 文

主题故事|幽默感与恶作剧 只有一线之隔

大家都知道4月1日是“愚人节”,这一天可以拿人开玩笑或作弄,如果有人因此上当,他或她就是“四月的傻瓜”。不但小朋友喜欢开这种玩笑,不少大人们也一样喜欢。但是,从简单的小玩笑到整人,都要合乎道德、法律,才是“愚人节”传递幽默与快乐真正意义。

陈汉维硕士(博特拉大学心理辅导教育系硕士、北方大学社会工作管理系学士;心念科技创办人、转捩点全人发展中心特约辅导员,拥有丰富辅导咨商与教育经验)

陈汉维:勿以玩笑之名行霸凌之实

愚人节是西方从十九世纪开始兴起的节日,至今流通世界,许多人都愿意作弄别人或是被作弄。实际上,这种“捣蛋”可以带来快乐,甚至有益身心。“在生活当中,有太多东西需要处理,许多人因此常常处于紧绷的状态,而玩笑或作弄可以帮助舒缓紧张感和压力。在愚人节这天,做一些好玩的、搞笑的、小小的恶作剧,其实会让人放松心情,至少在紧绷的环境比如办公室,有人做了一些小闹剧,大家就会比较放松,气氛也活跃一点。”

注册心理辅导师陈汉维硕士透露,开玩笑或作弄也可以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让关系更亲密,建立团队精神。同时,当一个人被玩笑或恶作剧给逗笑,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让人产生快乐感和幸福感。适度、善意的玩笑和作弄,实际上就是和有趣的人做快乐的事,无所顾忌地释放心中的“小顽童”,轻松一下。不过,在玩乐过程中,莫要以“愚人节”之名行“霸凌”之实,说是开玩笑,但实际行为和言语却是在霸凌、欺负。

“有几点区分霸凌和玩乐,首先,在玩乐时,彼此关系是对等的,你可以作弄我,我也可以作弄你。霸凌不一样,彼此的关系不对等,只有一方在作弄另一方。”

“第二,玩乐时气氛是快乐的,过程中若有轻视、嘲笑或狰狞,就是霸凌,因为这些举止伤害了他人。还有,意图很重要,今天你做这事的意图是为了开心,没有人被刻意或蓄意伤害;若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就是霸凌了。”

尽管大家都知道愚人节是互相开玩笑或作弄的日子,许多人也接受或乐意这样做。但是,对于性格拘谨、不爱开玩笑的人而言,愚人节这天,或许是无奈过节。

陈汉维硕士认为,拘谨严肃的人长期会累积压力,会对身心不太健康,若能开玩笑、作弄欺骗以换得娱乐,其实有助于身心松懈。“性格拘谨严肃的人在愚人节这天,可以学习更加灵活,不要那么拘谨。当然也不必要跟风,如果遇到一些人开的玩笑让你感觉不舒服,可以深呼吸,缓解心情。”

他强调,无论是作弄人还是被作弄,也不管是不是愚人节,每个人心中要有“尊重”这把尺度。“什么事情可以开玩笑?什么事情不可以开玩笑?大家要有尊重的自我察觉和敏感度,尤其是在多元种族的国家,更加需要互相尊重,种族、信仰、宗教等都不适合拿来开玩笑,多一点同理别人的感受,否则开玩笑可能会变成火药。”

尊重是基本尺度

愚人节可以作弄别人,在匆匆忙忙的365天里开心、放松一下,但是作弄的方式有好多种,也不能捉弄人过头。

“有些事情不能拿来开玩笑,比如别人身理上的缺陷、个人隐私或短处等。这是很要不得的行为,因为整个过程中只有你觉得好玩,被你讲的人是不开心的。”

无论是怎样的玩笑或作弄,都要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过程中绝对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同时,也需要注意什么时候需要停止玩笑或作弄,否则延续到一定程度,可能会让人觉得难受。

陈汉维硕士说,同理心很重要,当开玩笑或作弄的时候,多一点了解别人的感受,懂得适时停止玩闹。

另一方面,若因为被骗、被开玩笑而感到不舒服或受伤,他建议,可以适当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跟他说,你这样说、这样做让我不舒服,可以停止吗?最重要是让对方知道你的界限在哪里?”

“我们对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立场、感受和尺度,当别人侵犯到我们的立场和界限的时候,明确、理性的告诉对方不要再继续。在表达过程中,尽量心平气和,避免当下气氛尴尬。”

陈可欣(美国梅里马克学院心理临床辅导硕士、马来西亚精英大学心理学系荣誉学士、碧绿疗养与康复中心心理辅导师;专长于抑郁和焦虑、压力与倦怠、愤怒管理、创伤、个人发展等领域)

陈可欣:愚弄他人博圈子归属感

愚人节来临前,喜好恶作剧的人早就开始动起了脑筋,准备用谎话骗人。一个专门用来“骗人”和“说谎”的愚人节,会让部分人为之期盼,从心理学来看,有几个因素的影响。

“愚人节让人联想到快乐,在这一天大家会互相玩闹,气氛欢乐。愚人节也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的幽默感,而幽默会带来愉悦的情绪。在这本质上,愚人节让一些人有期待的感觉。”

“以社会规范来说,工作或学校环境都不能让人随便乱开玩笑,但是恰好愚人节给了一个允许,允许我们去做平时比较不能够做的事情,有一种新鲜感和刺激感。”

注册心理辅导师陈可欣透露,或许还有一个因素是和社交圈子有关联。一起策划去作弄别人,或自己是被作弄的对象,会让人或多或少觉得自己得到这社交圈的认同、肯定,所以才能参与其中。与其说期待愚人节,其实反应一个人内心更深层的期待:自己在这社交圈的地位是什么?在关系里亲密度是多少?

愚人节里互相作弄、欺骗、开玩笑,就是为了取乐、放松。不少人就在这一天被人骗了,从心理学的层面进行分析“受骗”,或许可得到一些启示。

她说,一个人会相信谎言的原因是,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大量的信息,而大脑在快速处理信息时,会启动注意力系统来决定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信息不重要?

“对于一些重复性、看似权威、多数人相信的信息,大脑会自动忽略验证真实性,选择直接相信。这是一种节省认知资源的策略,一方面把精力集中在重要、可信的信息上,这就会增加了我们相信谎言的可能性。”

陈可欣说,当一个人情绪波动大或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也会影响对信息的判断。因此,若情绪低落或焦虑,先找身边亲近、可相信者的支持,避免可能被外面陌生人利用。

至于哪些人比较容易上当受骗,她举例缺乏自信和主见的人,因为缺少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宁愿相信别人提供的信息,因此容易被欺骗。而且,他们往往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这样的心态被加以利用,所以也更容易被骗。

“还有老人和儿童,老人是因为认知能力下降,所以判断力比较低。儿童大脑还在发育的阶段,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加上缺乏社会的经验,比较容易被骗,或影响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允许自身难受表达自身感受

陈可欣认为,在愚人节作弄或玩笑,一定要基于相互尊重、理解。同时,也要考虑这玩笑会不会让别人受伤害,适当娱乐,才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心理学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幸灾乐祸(Schadenfreude)的心态,当看到别人被骗到,多少有一点满足感或愉悦感。不带偏见和情绪去看待的话,它有一定作用和价值。”

“举例,如果一个人长期被欺压,又不能够做些什么的话,当他看到欺压者陷入不幸状态,心里或多或少会开心,甚至是安慰,而且这种情绪不用他去付出或牺牲些什么。只是,如果让这情绪模糊道德界限、同理心的话,就要非常小心。”

虽然愚人节有被骗也不能生气的“传统”,但若因此感受到不舒服或受伤,陈可欣认为,生气非常合理,而且也应该要生气,否则受伤害的是自己。

“认同自己心里的难受,然后允许自己生气,可是要适当表现情绪,因为很多时候生气是一个表面的情绪,当你认真看待自己怒气,通常都是受伤的心。因为承认自己受伤是脆弱的事情,所以我们反应在生气上,生气让我们感觉自己比较没有那么脆弱。”

她建议,当意识到自己受到伤害,可以尝试向对方坦承自己的感受,让对方知道他的玩笑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坦承的沟通很重要,如果这玩笑让我不舒服,而对方确实没有恶意或故意让我难堪,一来可以自我调节,大家都是在开玩笑娱乐,二来察觉自己的感受,为什么我特别有情绪或比较敏感,那么可能我要多照顾自己。”

同场加映

为什么被愚弄的总是你?

“愚人节”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是19世纪开始在西方兴起的民间节日。这一天是很多人都期待的节日,这种“愚人”的玩笑,为何成为一些人心向往之的放松机会,通过无伤大雅的玩笑得到包容和互动,传递幽默与快乐,最终使彼此更加贴近,获得心灵的减压和抚慰。

愚人节的活动方式虽有多种,但愚人节雷打不动的节目就是整人,不少人都觉得整人就是图个乐子,最典型的则是人们可以不受责备地互相愚弄、欺骗、开玩笑。但是你不知道的是愚人节也关系到心理学与生活。回顾愚人节上当受骗的经历,如果从心理学的层面来分析,可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愚人节”默许的适度恶作剧,如同为心灵开启了自由日,让自己得到释放,带来愉悦感。一般来说,人们上当受骗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

1,个性因素:个性懦弱、依赖性强、缺乏主见、盲目崇拜者易受骗。

2,阅历因素:一个人社会经验缺乏、思想单纯、知识浅薄则易受暗示。

3,双方关系:施骗者与被骗者的关系越亲密,彼此信任度越高,骗术越容易得逞。

4,性别和年龄因素:女性比男性容易上当受骗,老年人和儿童也较容易被骗。

原来我们是不完美同伴

你会跟陌生人随便开玩笑吗?当然不会。“愚人”的玩笑实际上是有选择性的,范围限于熟人之间。因为人们会预先在心中划分一个安全范围,认为这部分人是“开得起”玩笑的。若从施骗和受骗的方法或心理特征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暗示,即“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语言或动作以一种含蓄的方式,对他人(或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人们在愚人节里的一些糊弄人的把戏多利用了暗示术,因为多是一些善意的游戏,不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被暗示者一般也很少存在戒备心理,这便是人们较易接受暗示,进而受骗上当的原因。

(二)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和大多数人想法一致的行为。从众心理是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体现。一般性格随和、缺乏主见、独立分析能力弱、缺乏科学意识的人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

如愚人节里常会传播一些奇闻,其中不少明显违背常识,有些人一开始也不信,但在传媒发达的今天,一经众多传媒的传播扩散,于是便弄假成真,使得一些人深信不疑。

(三)思维定势,我们的思想、行为一般总是习惯于长年累月地按照某种既定模式“运行”,由于形成了固有的“惯性”,很多人因此而走不出思维定势。定势思维是人们思想的“羁绊”,会使人固步自封,而一旦走出了思维定势,也就是常说的换个位置、换个角度、换个思路,往往会别有洞天,甚至可以创造新的奇迹。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主题故事|愚人节千万别整到没朋友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主题故事

愚你同在

相关文章

主题故事|传统与现代文化碰撞 创新古韻玩出新流行!

主题故事|古装复原百炼千锤 衣袂飘飘大唐风韵

主题故事|打破“阅读”刻板印象 小店赋书籍二次生命

主题故事|书店生意不易做 坚守阅读 旧书新灵魂

主题故事|坦然面对死別 知易行难

主题故事|死别 是心中无法触碰的痛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