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快步长廊

文 文 文

温任平:翁同和、袁世凯:名臣误国

光绪帝重用翁同和(1830-1904),翁的父亲是咸丰帝师,翁同和本身是同治光绪的两朝帝师。他长期在朝廷掌权,不曾外放当官。翁是状元,大学士,当过工部、户部主管,后来还以军机大臣领吏部尚书,是洋务派李鸿章的克星。

 翁同和以改革派领袖自诩,其实此人毫无革新理想与目标。一切以原教旨儒学为法,有内务而无外交观念。翁对国际形势、政治毫无认识,没有把军队强化与现代化的观念,他的鹰派立场(主战),目的是把烫手山芋丢给李鸿章,让李鸿章陷困。

 翁以吏部之名,处处扣克李鸿章北洋水师的发展,北洋舰队用的都是陈旧武器,没有银两购买军械与枪炮。这与日本全国节衣缩食(一日一餐,天皇本身示范),迅猛发展海上力量,成强烈对照。

 1889年之后,北洋舰队不曾买过一艘新战舰,日本却每年增购一艘军舰,扩张迅速。1895的甲午海战,日本舰队总体力量早就超越北洋舰队,清朝焉能不败?甲午海战开打,李鸿章频频上奏,让皇帝了解军情密报,都被一早起来即往军机钻的翁同和截获。极急军情,光绪上朝始惊悉,北洋舰队在内忧外患下,当然难逃被歼灭的命运。

 在处理外交事务上,翁同和活在他的“华夏荣光”与传统士大夫观念里。与德国使节谈判,态度恶劣,大声呵责来使,甚至要捆绑使节的侍卫作为惩处。如此无礼待客连光绪也看不下去,把他“请”出军机处。


封锁消息

 德国是欧洲强国,军队已占据青岛,通过李鸿章的斡旋,德国才同意协商。以德国当时的军力,大可北进烟台,西袭临沂。清朝危如累卵,饱读经史子集的翁同和只知如何羞辱来臣,谈经论史,教诲戎狄,与时代完全脱节,老臣/名臣误国,他应该排在第一把交椅。

 排名第二的是袁世凯,身为兵部候补侍郎,了解清廷有限的武装力量,曾亲笔密奏光绪吁请改革朝政,面对内忧外患。可是翁同和把奏摺拦下来(罪大欺君),他读了袁摺,深感自己与其党羽日后可能面对削权,他选择封锁消息。

残酷历史

 英年的袁世凯的许多政改主张,与慈禧、光绪心中的构想相当接近。慈禧了解政改的必要性,但有底线:满洲人的特权与地位不能被侵犯。光绪与慈禧有一共识,在“维新自强”与“不可动摇国之间根本”之间求取平衡。甲午战败,全国震动,朝野无人不想维新自强。慈禧多年来重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刘坤益,设外语学堂,建北洋水师,走得正是不折不扣的维新之路。

 袁世凯向光绪提的密奏,虽言舍旧图新,却强调“勋旧疆臣,未便摒弃,固可原禄养之,崇秩荣之。”消解可能来自保守派的抗拒,再用人、理财,练兵方面,从中央到省府州县“期以年限,专其责成……循法推广。”袁这套温和渐进、顾虑周全的建议,应该会得到慈禧、光绪的支持。变法成功,维新见效,极可能开创比同治中兴更崭新有力的政经格局,果如是,则中国近代史便得改写了。

 可惜光绪没读到袁世凯的奏本,却通过其他管道与康梁等六君子会商。康有为建议“杀二品以上阻挠新政之大员”,劝说光绪行霹雳手段效法彼得大帝“诛杀近卫大臣”,这引起慈禧唇亡齿寒的疑忌。康梁手上没有兵,兵部尚书是慈禧的亲信北洋大臣领直棣总督的荣禄。袁世凯明白自己的新军,打不过绿营。西瓜偎大边,他弃(出卖)光绪转而支持慈禧,为光绪带来10年的瀛台幽禁直到死去。历史如此残酷,教我怎么读下去。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快步长廊

相关文章

温任平:元亨利贞看“离火”运

温任平:黄金、比特币的地板与天花板

温任平:比特币在甲辰:武曲化禄对武曲化科

温任平:甲辰年的紫微共相、太岁与生克意义

温任平:甲辰年:三元九运的离火运肇始

温任平:建文帝在逃:序陈蝶的武侠长篇(五)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