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学习现场

桌游

教学

文 文 文

【学习现场】桌上游戏!老师们要怎么玩?

即是桌上游戏,近年来在全球疯的情况下,常被拿来与网络游戏、手游比较。如此比较,多数人应该不难理解,但将和教育并比又会是什么样貌?

2018年3月,台湾知名作家许荣哲应我们的邀请,在马六甲及巴生开始了大马史上第一场中文应用工作坊。那次以后,“”让教育领域有了新涟漪。

两年来,我们带领了42场应用工作坊,超过1000位学员在的世界找到了久违的喜乐。与教育的结合,其中最大的原因正是世界发展的趋势。 

随著世界数码化的到来,许多事物开始翻转,其中“教育”是关注度最高的议题。人们发现,知识学习不再是单一可从课堂上得来,更多元的学习方式开始被关注,其中“”便成为了最热门话题。人们在探索过程中,逐渐开启寓教于乐的教育观念,在游戏与学习互相冲突的活动中,找到全新的平衡。

难摆脱填鸭

过去的课堂面貌,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模式维持了近百年。多年以前国家提出了KSSR的转化,目的是希望借由更好的,培养出拥有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的下一代。老师也发现,纯粹的讲述无法带来深度的学习,于是开始设计各种课堂活动,主要借由提问、讨论、思考、应用等过程,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辨能力。但有些老师操之过急,让整堂课只有活动,忽略了另一件事——那就是纯粹的体验和动手做,也无法构成完整的学习!

学生最好的学习,是拥有知识的吸收以及动手体验。想要培养出拥有高阶思维的学生,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在课堂中,让学生一次次地动手动脑,累积各种思考经验,老师则从旁引导,提出知识重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投入能够将知识内化,发展成自我的思辨能力,培养终身受用的思维能力。

但,什么教育和活动能让学习者更好地动手操作?我的答案正是“”,也就是游戏化

首先,什么是游戏化?很多老师在最初感受到的乐趣时,都希望将好玩的部分和课堂活动结合,便会在活动中使用一两款,我把这视为“”,而非游戏化当然很好,借用各种有趣好玩的机制,让学生在学习后,应用在各种有趣的体验中,简单又快速完成课堂活动设计。

如果可以,我们希望更前进些,将传授知识的过程设计成游戏,让老师把想要达到的内容隐藏于游戏中,在玩游戏的乐趣中获得知识,同时在游戏建构情境中养成核心能力,这不是更好吗?

但要做不容易,本地始终摆脱不了填鸭风气,加上本地老师一般上认为“玩物丧志”,否定了玩的功能。这种否定也不是没理由,因为很多时候“玩”的成效是无法被测量的。

陪伴老师认识游戏

我的学生在课堂里学习很快乐,“快乐”怎么测量和比较?我怎么去证明“快乐”能让成绩变好?或者我们这样思考,当你在赶著进度,想尽办法提升成绩时,你会愿意让学生更快乐,改变你上课的方式吗?这正是把游戏导入的最大挑战吧!

对老师而言,目标、内容、重点都是确定的,在要打破旧有方式,有效地进行游戏,取得最佳效果,很多内容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控制时间、如何确保学生掌握知识、如何设计出更好的游戏等。

所以本地的游戏教育,从“化”走向“游戏化”,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可以期待,但我们现在更需要做的,是陪伴更多的老师认识游戏,看见“玩”的世界。

不把游戏难度放太高

市场上的内容丰富、设计精美、机制完整,但在课堂中直接使用是困难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人数限制,以及价格超出预算。因此在应用工作坊里,我们会邀请老师撷取的几种元素,进行改造,其中最重要的三种元素是:规则、配件以及乐趣。

(1)规则:游戏种类多不胜数,驱动游戏的进度,仰赖游戏创意规则设计。老师通常很难在千万种中,找到合适的游戏机制并运用于活动。因此老师可参考台湾侯惠泽教授在微翻转上提出的卡牌最常见的几种机制,“配对、组合、排序、线索”来进行游戏设计。

配对可对应中概念的核对、结构的搭配;组合则是知识中的各种资源选择;线索通常进行阅读的脉络分析,推论等;排序则会是文本中因果发展、时间推动等。看似简单的四种游戏机制,只要搭配起来,游戏就能千变万化,让各种主题活络起来。

(2)配件:游戏化注重学生的互动与讨论,因此如果能将课本中的平面知识,创造出立体且生动的情景,学生自然能够更主动投入学习。的配件,正好满足这需求。我喜欢在不同的文具店里,找寻各种有趣可爱的配件,搭配在各种游戏中,让学生更能感受游戏的情景。或打开盒后,拿出其中几个配件在课堂上进行活动。以写作为例,老师可直接使用“妙语说书人”丰富且生动的卡牌设计,让学生能在图像中找到书写灵感,并在描述图像的过程里,找到故事脉络。

(3)乐趣:再好的游戏机制、再精美的配件,失去乐趣,游戏只会黯然失色。很多老师在游戏设计中,刻意提高问题难度,因此使得学生在游戏过程遇到很多挫折。这样的游戏设计是为难学生,会让学生害怕,然后放弃学习。游戏最值得关注的是“乐趣”,落实游戏化,主要透过乐趣建立学生的成就感,引发他们逐步走向更有深度的学习议题。

游戏化实践与反思

很多人会发现,读懂规则很难,和做数学题一样复杂。有经验的老师也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在课堂上讲完了规则,学生根本没听懂,玩著自己想要的玩法。

我在实践游戏化过程中,不会马上要求学生进入游戏状况。我会讲游戏过程的拆解,带领学生观察游戏卡牌与配件,让他们描述自己看到什么。接著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游戏中的责任,最后才说明全体玩家如何运作。看似简单的三个步骤,却能帮助学生在游戏前核对彼此的概念,确保游戏过程没有意见分歧。

学生围在一起热闹地玩游戏,这已是最后看到的结局,不要急著走向这样的状况,一步步引导。游戏过程中或结束前,老师可动用 “观察—思考—说明”的思考历程,帮助学生探索游戏中的学科知识。因为玩游戏重要的不只有过程,还需要关注游戏后的反思,确保学生能内化游戏过程中学习的知识点。没有反思的游戏化,只会变成一段美好的游戏记忆,那老师前面付出的准备将付诸流水。 

游戏或,是透过各种游戏元素或方法的加入,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试炼,总结策略及规律,学会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补足传统教育中较难满足的自主性,更满足了学生爱和自尊的需要,帮助促进学生将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提高自信心和效能感,也培养学生的主动和创造性。 

其实早在现实社会的各行各业中,许多行销活动、设计、展览都已结合游戏元素,可见游戏除了改变我们的教育,也将会改变我们的世界!


特约:陈毅杰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学习现场

桌游

教学

相关文章

学习现场|戴晨志 用慧眼记录实例传播正能量

学习现场|幼儿园全人教育 人生课程比学术更重要

学习现场|绿色倡议之旅 由校园开始

学习现场|SPM后初次打工 原来赚钱不容易

学习现场|最像读中文系的人 《儒家核心六论—当真诚遇上智慧》序

学习现场|说书人 逗乐小不点不简单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