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不外天地

高佩瑶

文 文 文

高佩瑶:隔离者就不是人吗?

在外国酒店隔离中的朋友微信我,对自己的受歧视满腹辛酸:过关时被机场人员投以厌恶眼神、放置护照的桌面被狂喷消毒液、酒店禁止外出及跟人说话……。朋友说:连监狱里的囚犯每天都有放风时间。就算是牲畜,在动物保护法令下都可以在宰杀前享有宽敞活动空间及免受痛苦的自由,隔离者连畜生都不如!

他的咆哮,摊开人性的丑陋。

传染病因感染和夺命风险的不确定性太高,使人焦虑恐慌。一般人在面对无法预测又难以掌控的认知冲突时,大都会选择拒绝及排除,藉此确保危险因子远离,建立安全感。于是,各种歧视也就出现。

过去多少波瘟疫大流行,人性的排他性一再重演:鼠疫、霍乱、痲疯病……。因为歧视与排挤,让确诊者、隔离者及亲属陷入焦虑不安与孤立无援,也在社会关系隔绝中,失去公平享有社会、教育、就业和医疗等资源的机会。

创伤后压力症候

歧视的伤害是如此巨大,也迫使联合国于1948年制订《世界人权宣言》: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人在法律之前享有平等的保护,不受任何歧视。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减少平等,更呼吁全球在疫情前必须兑现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承诺。


说归说,但摆在眼前的,仍是杀红眼的歧视。

歧视的可怕,不仅是尊严受损的不适感,而是从眼神、表情及态度上的不友善,直接反射到口头上的嘲讽、谩骂到羞辱及身体的厌恶与抗拒。防疫政策对隔离者的不人道,正是这种把隔离者当东西看待的歧视表现。

《柳叶刀》曾刊登Brookset等学者针对SARS、H1N1等疫情间隔离者的调查,发现大部分人都有情绪不稳、忧郁、焦虑、易怒与失眠等创伤后压力症候。就算过了3年,创伤后压力、忧郁症和酗酒等仍持续。

多点同理与关怀

隔离难道就不能人性化一点?马斯洛说,人之所以为人,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外,还有安全、社交、尊重及自我实现需求。所以,隔离至少应照顾到隔离者基本生理需求、健康医疗、沟通和心理素质。研究建议隔离应:缩短时间、提供正确和完整资讯、增加善意沟通等,关心及社会支持最关键。像台湾,为让隔离者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里长、社工等每天都会嘘寒问暖及需求询问。

更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疾病认识,了解病毒的传染途径是飞沫,做好戴口罩、保持身距与勤洗手等防护措施,隔离者没什么好怕的,也没有拒之千里、禁之绝之的必要。

病毒面前,人人平等,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这个时候我们该做的,不是棒打落难人,而是携手合作相互支持,多一点同理与关怀,让每个人的身心灵需求在病毒前仍然富足,才能战胜疫情。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不外天地

高佩瑶

相关文章

高佩瑶:环保,关我屁事?

高佩瑶:疫后,与大自然和解

高佩瑶:他们没有钱,但活得自在

高佩瑶:浸过洋水的垃圾比较值钱?

高佩瑶:清明时节一定雨纷纷?

高佩瑶:让孩子重新连结自然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