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文:字游自在◢父爱“咖”分 “啡”常教育 自闭儿敞心扉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会员文:字游自在◢父爱“咖”分 “啡”常教育 自闭儿敞心扉

    当陆曼(Luqman,22岁)来到人世当阿里耶哈耶(Adli Yahya)的儿子那刻开始,阿里就一心等待儿子长大陪他踢球、跑步、聊天,可后来儿子是的事实打乱了一切,甚至一度让关系疏离,直至他看见儿子眼里的悲伤,便下定决心用余生陪他活得充实开心,还为他开了一家,经历种种以后,儿子俨然成了他的生命导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免费注册为会员 一起点阅看好文★

     

    父与子 阿里和陆曼(档案照)

    俩的故事该从十多廿年前说起,陆曼才一两岁,阿里却看出了一些端倪,“他不爬行直接想要站起走,我还想这太厉害了;在吵闹环境里,我们会觉得干扰,但他不会。”

    当儿子逐年长大,其特殊行为更明显,“一般孩子都把玩具散落一地,他却有条不紊地将玩具排成线状,鞋子也是成双成对放。”初时,他以为儿子遗传到自己爱整齐性格。


    “但他仍是小孩啊,相当奇怪。”他心有疑窦,惟有持续观察,他陆续发现,儿子难以跟人作眼神接触,“他也经常持续原地跳,即使叫他停下来也不能,到了一岁半也无法说话。”

    他闻到不对劲味儿,只是,他极力否认这一切,“我理应有一个完美家庭,生了大女儿后,迎来二儿子,我想要跟他一起踢足球、跑步,一块聊个天南地北的呀。”

    他以各种藉口否定儿子状况,“我也不带他去看医生,因为医生一定会告诉我那些我不喜欢听到的事实。”他坦言,这个我执心态把他推向完全否定这一端。

    当网络时代来到,他开始从网上找答案,当他输入注意力难集中、无法语言沟通、坐不住等关键字时,结果出现“自闭症”三个字,“这是我今生首次看到‘自闭症’的字词,哎哟,心都碎了。”

    他看到一连串独特行为症状都印证在儿子身上,情绪由悲转为气,“为何是我?”“我到底做了什么大错?”“我不应该得到这个”,种种疑问排山倒海而来。

    “我相当难过、失望,也很生气,我想要这样,却让我拥有那样。”回看当时的自己,他指出,这是父母在知悉孩子状况后的典型反应,“我依然无法接受他是。”

    在别无他法之下,他去咨询村里长辈,“老人家对我说,别担心,迟缓一点罢了。”这句老人言正合其意,也让他好过多,“他让我更相信儿子没事的想法。”
    直至儿子症状愈发显著,他不得不带他求医了,他们见了不下10个医生,当医生说,给孩子时间与空间时,他心会舒坦一下;反之,当医生指儿子是时,他不仅生气,还与医生起争论。

    由于他拒绝接受儿子是,以致间出现紧张关系,“我把他当作一般孩子来对待。”正因为如此,当儿子日常行为不符合其期望时,他接受不了。
    这是一段很痛的回忆,他的泪水早已夺眶而出,“在我眼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对的。”他成了易怒的爸爸,也间接让这段亲子关系受伤,“儿子害怕起我来了。”

    阿里直言,有一段时期,他跟陆曼的关系不像,对他俩来说都非常艰难,双双承受着无形压力跟痛苦,这段不如意日子犹如阳光照不到的谷底。

    此前,他常陪着儿子体验生活,阿里说,经历种种后,儿子活得更自在和自信了。(档案照)

    因苛求致疏离因关怀终破冰

    始终人心是肉做的,这个父亲看见孩子眼里的悲伤与茫然若失,“虽然他不说,也不哭不闹,可是,我能知道他的感受。”终究两人是切肉不离皮的,他的心一天一天在软化。

    他不仅开始自我反省,也尝试接纳子,“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也是无法治愈的障碍,唯一可以做的是:改变自己。”他意识到需要克服强烈的自我。
    可惜,当他想要再次赢得儿心时,却遭遇挫折和拒绝,“每当放工回家,我坐在他身边,他会慢慢转移到别处;当我牵着他的手在公园散步时,他也会慢慢溜开。”

    “这真是让我心碎啊。”他终于感同身受儿子之前的情境了,“我接受这个局面,因为是我一手造成的,我惟有用尽一切方法来赢回他的心,花了一段时间,我猜想,他知道我在尽力而为。”

    “其实,什么都懂,只是不会用语言表达。”问他是否曾对儿子说出心中懊悔?他再次哽咽落泪,“我近乎每天请求他原谅,出门前和入睡前都会对他说:阿爸爱陆曼,可是,他都没反应。”

    曾经一度,他认为儿子不会原谅他了,“哪怕如此,我也不能放弃,终有一天,他会领略到我的心意,也会融化他的心。”
    直至有个临睡的夜晚,他如常对儿子说:“阿爸爱陆曼,陆曼爱阿爸吗?”他估计如常不获回应,正要转身离开时,却突然听到呀呀细语,他马上转身,他看见儿子有话要说。

    他眼定定望着他,儿子对他说:“陆曼爱阿爸。”这句简单却让他朝思暮想的话,终于都给他等到了,听罢,内心惊讶顿时化成泪水直流,“瞬间融化了我的心啊。”

    那一夜,他对自己说:“今生承载的悲痛已足够了,我要陪在他身边,确保他活得充实开心、活出自己模样。”他开始修复间关系,彼时,陆曼也长成了少年。

    在咖啡馆里,阿里让陆曼做他喜欢的事,从中理解备食流程、学习时间控管等事宜,图为陆曼在协助剥大蒜。

    是学堂学习生活技能

    随后日子里,阿里先后把陆曼送往不同学校,有私人单位也有政府机构,他却察觉到,这些学习环境对儿子起效不大,他决定自己扛下重任。

    “教育未必在学校,任何地方都是学习场所。”他也笃信,陆曼具有学习能力,关键在于学习模式,于是,他想出3个解决方案,即是开洗衣店或洗车中心又或

    “普遍上,面对沟通障碍,洗衣店鲜少有机会让他沟通和社交;洗车中心的任务也只限于肥皂、海绵和汽车,缺乏沟通;却有很多潜在机会给他跟客户交涉。”

    每逢周五咖啡馆为有需要人士准备的免费膳食。

    就是那个地方了。”2017年,他开设一家名字叫着“Autism Cafe Project”的,“在这里,我不勉强他,只让他做爱做的事。”

    “他喜欢水。”他指出,大部分对水有偏爱,“需要人洗碗、洗杯、抹桌子等,那就安排他执行这些任务。”他察觉到,儿子享受其中,且做得非常好。

    “你人生中看过抹得最干净的碟子或杯子就是他抹的。”叙述这段蜕变时,他是打从心底笑出来,“陆曼也开始尝试跟人沟通,客人看到都会赞赏他,这令他感觉良好。”

    “我看到他在笑、在成长。”儿子的快乐即是他的快乐,“刚开始,他并不晓得椰浆饭是结合饭、江鱼仔、参峇和黄瓜的概念,但店里一直都有人在做这件事。”

    “直至有个早上,我们在城里一家医院摆摊贩卖椰浆饭,通常,有客人来都是由我来负责打包,可那天先是来了一个客人,我在跟对方谈话时,又来了另一个客人。”

    “当时,我脱口而说出‘陆曼,你可以准备两包椰浆饭吗?’说完,我继续跟客人聊天,过一阵子,我居然看到包得妥妥的两包椰浆饭哦。”那一刻,他惊呆了。

    “突然好想对全世界大声说:嘿,他是我儿子啊!”从这举动他得知,儿子在店里有默默地学习,也印证典型学校不适合他,“课堂以外偌大世界就是他的学习天地。”

    在父母亲叮咛下,陆曼在轻快铁站搭乘自动扶梯时习惯靠左,也留意匆匆路人,这就是阿里不断强调的,世界是他的学堂,生活是他的老师。(档案照)

    训练孩子独立躲身后偷观察

    既然世界是学堂,那就得在寻常里学过生活,阿里一直都在日常为陆曼制造机会教育,“从前,我们家与距离只是15分钟车程,通常是我驾车载陆曼一起去店。”

    一段时间后,他认为这无助于儿子,于是,在不必提东西时,他选择乘塔公共交通工具,“我们从家里步行到轻快铁站,再从轻快铁站走到,需时一个多小时。”

    这么做纯粹为了让儿子体验生活,他说,走路过程中,遇上雨天可能会被淋湿,碰着热天则会汗流浃背,“生活中一切,无法不劳而获,他需要在生活中学习,尽管有莫大挑战。”

    “目前,他已经学会在哪里乘搭电动扶梯、如何购买车票,也知道怎么搭轻快铁了,若是一直由我驾车载他到的话,他将学不会这些事。”他强调,世界于儿子即是学堂。

    为考验儿子独立能力,在步离轻快铁站后,他对儿子说道:“陆曼,靠自己走到。”他刻意放缓脚步,让儿子走在前头,当儿子转头找他时,他还躲在柱子或垃圾桶后。

    “他真的能凭着自己能力抵达。”他开心笑指,这印证儿子在进步中,并且渐入佳境,在的境况亦然,他理解且学会了准备食物的工序。

    “过去,在接收‘把米粉放进饭盒’指示后,他就只把米粉放入一个盒子,其他的则空住,也不晓得均匀分配概念。”在家人细心督导下,他把“agak-agak”分配概念学上手。

    “他现在不仅懂得均匀分配米粉,还会盖上盖子,再把它们放进袋子里头,他领会全部流程了。”儿子每走出的一小步乃是成长的一大步,这些小事都会让他成为当天最快乐的爸爸。

    “当初决定开是对的,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他看到儿子快乐学习,真正活着,“人生有了目的,也存在意义。”

    送上午餐盒为医护人员加油打气,让他们提起精神在前线守护确诊病患。

    送饭盒到前线找回生活意义

    当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没了堂食的顾客,“可我必须确保这个项目持续,陆曼继续成长。”于是,他想方设法改变经营模式,主动找顾客。

    期间,他从医生朋友处得知前线医护人员面对无以伦比压力,他于是想到,既然在经营,为何不给前线人员送饭盒,“不是说好食物能让人开心吗?”

    原本,有8位职员和4位自愿工作者,“他们都是自闭青年。”由于疫情日益严峻,他让其他孩子留在家中,初时,只剩他与妻子跟儿子每天准备70个午餐盒。

    “为了确保把午餐盒送抵前线人员处,时间变得很关键,却也让陆曼理解何谓赶时间,学习善用时间,如今,办事速度迅速如我们了。”

    后来,他索性推介“支援前线人员膳食项目”社区参与活动,让公众人士以15令吉/饭盒的方式,跟购买饭盒,“我们则把饭盒送抵前线医护人员手中。“

    当越来越多人下单时,他决定让其他自闭青年员工居家办工,“在家人协助下,他们轮流负责每天所需饭盒,有个女生还会自制非常好吃的面包呢。”

    如此一来,自闭青年不仅能赚取收入,重回归属感,也找回生活意义,“我们需要为他们制造机会,而这个项目支助自闭青年们,也支持前线医护人员,这是个一石二鸟计划。”

    此外,他们每逢周五也为孤儿或有需要人士提供饭盒,事到如今,他乐观和延伸出来各个项目,不仅有助于陆曼,也有益于他人,“若非这个儿子,我不会做这些事。”

    他终理解到,每件事情发生都有其理由,“陆曼是上苍送给我的礼物,也是我的生命老师,他让我变成今天的自己。”只想说,每一个走进每一段生命里的人,皆有其存在意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