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文:顾名思医◢想要老得自在?关键是这点!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会员文:顾名思医◢想要老得自在?关键是这点!

    初老、渐老、衰老、病役、死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究竟该怎样活、如何死?

    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究竟该怎样活、如何死?人到老年,如何才能在衰老与死亡之间圆融进退?养老、老年照护、幸福养老……究竟是谁的责任?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很错综复杂,牵涉国家政策、社会机制、医疗制度……但其核心思想也可以简化成两个字:自己!

    这个答案,或许与华人社会长久以来的“养儿防老”、“老了有人服侍是福气”等传统观念背道而驰。人生最后一段路,无论一个人想要居家终老、住进疗养中心或旅居生活,先决条件都是“独立”和“自主权”,而不是儿女是否孝顺。

    一个人越不需要或越迟进入到“老年照护”的阶段,意味着老年生活的质量越高。老年照护的前提不应该以“孝”为名建立在牺牲下一代(比如子女需辞职在家照顾)生活的观念中,这种养儿防老的观念,不仅会对子女和社会造成负担,更等同于认同因为“老”就必需放弃自理生活、自身独立的权利。



    图:Freepik

    勿忌讳谈论病老课题

    马大医疗中心老年病学专科医生兼ACT4HEALTH创办人陈慕膑教授直言,养老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让老年人保持自身独立与选择的能力,培养独立生活的技能,尽可能延迟需要老年照护的阶段,不要过早地丧失生命的自主权,这是每个人(不仅是老年人)都需要趁早学习和讨论的事项。

    遗憾的是,很多你我身边的长者都避讳谈论,更不用谈什么提早:“你不谈老年,一样也会老;你害怕谈论失智后该怎么办,一样还是有可能会失智;你不想谈死亡,人最终同样会死亡。所以,我们都需要从现在开始教育长者,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安排,甚至预立护理计划。”

    健康老化的先决条件,是保持自己的身体、心理、社会、信仰、财务等各方面的健康。而现代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观念需要学习,跳脱出传统框架,重新思考看见更广义的老年生活,而不是停留在人老了就需要“被照顾”的阶段。每个人(无论任何年龄)需要具备良好知识结构、及时做好自己的健康和财务管理,来保障老年生活的素质。


    ■马大医疗中心老年病学专科医生陈慕膑教授认为,养老需要及早
    更重要的是,长者需要尽量保持自理生活、自身独立的能力,尽可能延
    长健康、推迟疾病和失能状态来临。(摄影:李文源)

    3大挑战必须克服

    陈慕膑医生直言,面对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富有争议和不确定性,当中更涉及政府主导对策、社区参与、个体对自己负责等多方面考量,需要更完善全面,才能让整个养老和老年照护的蓝图走得更远、更好,而一个国家若没有及早处理好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最终很难继续迈向先进社会的阶段。

    在推动健康老龄化社会这个议题上,我们有太多难题需要处理和克服,而眼下的挑战也只不过是整个蓝图的冰山一角。

    一、长者公共卫生政策

    制定相应的长者公共卫生政策,需顾及老年人的各种经历和需求,因此联合国大会宣布2021-2030年为“健康老龄化十年”行动,并要求世卫组织主导实施工作。这是一项汇集政府、民间社会、国际机构、专业人士、学术界、媒体和私营部门力量的全球合作行动,以开展为期10年的协调、催化和协作行动,促进更长寿和更健康的生活,旨在通过以下4个领域的集体行动,减少健康不平等现象、改善老年人及其家庭和社区的生活,其中包括:改变我们对年龄和年龄歧视的看法、感受和行为;以培养老年人能力的方式发展社区;提供顺应老年人需求的以人为本综合护理和初级保健服务;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高质量长期护理服务。

    陈医生强调,制定长者照护政策的关键之一,是尊重长者自己做决定的权利,也是老年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父母或长者需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包括事前、面对相关决定的后果等。如果我们没有面对这个现实,我们无法成为发展国家,同时也会耗费太多医疗资源在老龄化社会的照护方面。”


    图:Freepik

    二、社会的态度

    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往往赋予女性家庭成员太多责任与道德枷锁,认为女性(比如女儿或媳妇)必然需要扛起照顾家中失能长者的责任,陈医生认为这也是本末倒置的观念。她认为,与其把照顾资源花在失能长者身上,社会应该做的是换个角度重新架构长者照护体系,从“延长健康、推迟疾病”的预防概念着手。社会中的每个人也可以从自己做起,提早帮助父母和家中长者独立,减少长辈对子女的依赖,维持身心健康并延后疾病和失能状态的来临。

    三、医疗教育

    “我们有很多问题都来自教育观念的错误,包括医疗。打个比方,现代医学的发展延长了人类寿命,我们普遍上都采用一种有病就拼命医的态度,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更深入思考,什么地步或什么情况不需要治疗。”陈医生说现代医疗体系允许患者填写生前遗嘱(Living Will)或预立医疗指示(Advance Directive),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需要“拼命抢救”或选择安宁疗护的方式:“虽然患者有选项,但我国并没有相关的法律规范,所以,执行起来往往比较复杂,最终还是必需依赖家人来做决定,只有在完全找不到任何亲人的情况下,才会由两位专业医生做决定。”

    提前不仅能确保一个人得到想要的医疗护理,避免不必要的痛苦,也可以减轻照顾者在危急或悲痛时刻的决策负担。她认为很多长者最大问题就是完全没有安排,因为人们更倾向于不愿意提早商量或思考死亡这件事。事实上,预立医疗指示不仅仅针对老年人,因为任何年龄段都可能会发生意外的临终情况,因此所有成年人都应提早


    ■轮椅或拐杖未必是老龄化生活的必需品,你也可以老得不一样!
    (摄影:李文源)

    陈慕膑:健康和养老乃己任

    早在90年代后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United Nation)就已经开始向全世界提出准备应对老龄化世代的诉求,我国其实很早也有长者相关的政策,遗憾的是,政策与执行力并不同步。

    时至今天,我们的社会仍然认为照顾老人是孩子或家庭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而多年来积极推广老年照护需求的陈慕膑医生认为,家中某个孩子辞职或全职照顾老人、把长者送到疗养院等各种现况,都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长者政策。

    她强调:“我们的社会机制还没有准备好应付老龄化社会,甚至人们(包括长者)的思想也没有做好准备,很多人还是停留在养儿防老的观念,甚至社会也认为儿女需要为父母的老年照护做决定或负责任,但健康和养老都应该是自己的责任。打个比方,老人也可以自己去医院求诊、自己决定和安排所需的医疗照护需求,不要过早地选择让自己成为失能老人。”

    养老方案越早介入越好

    陈慕膑医生认为疗养院或生活辅助中心的存在都有其必要性和目的,但前提是长者本身需要同意入住。在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和各种“使能”计划完善的情况下,未必每个人都需要进入老年照护这条路。

    她指出,“很多人其实可能没有必要被照顾或入住疗养中心,越早介入治疗和预防,采取帮助长者恢复独立生活能力的措施,减少他们被照顾的需求,但我们现有的政策和体系没有提供更好的方案,帮助老年人通过复健,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状态,因此导致很多原本可以居家的老人,过早进到疗养中心。老年照护,应该留给真正需要的人,所以,越少人需要照护、需要照护的时间越短越好。”

    她说我们需要通过制定更成熟完善的政策、和养老方案,同时个人也需要改变过去既有的养老观念,迈向老龄化社会,我们的养老才能做到不麻烦子女或他人,也能老得其乐、老得有尊严!


    图:Freepik

    养老重要观念:使能

    在全球老龄化进程中,照护需求难以被充分满足,已成为失能老人面临的普遍性难题。

    虽然人们开始普遍认识到老龄化会带来巨大的长期照护需求,但由于内外条件的制约,并非所有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导致失能老人因缺失照护服务而陷入健康恶化、生活质量下降等境况。

    这使得长期照护成为众多失能老人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照护服务不完善,会带来新的社会风险,解决未满足需求,已成为公共政策领域的优先事项。

    老龄化社会,我们该如何养老?陈慕膑医生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字眼enabling(使能),无论是观念或政策都需要朝“使能”方向发展,她强调国家的老龄照护政策应着重一个支持性、使能 (enabling)的环境,尽量培养和保持长者的生活能力(即使是生病的老人),让长者能够自在地去做他认为有价值或想做的活动,达到最佳功能的状态:“健康老化的主要概念,就是尽量不要进入老年照护的阶段,一旦跨过自立生活这个坎,很多尊严和生命自主权都会逐步丧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