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学习现场

儿童文学

马华儿童与少儿文学作家系列

刘育龙

文 文 文

◤学习现场◢刘育龙从多个角度参与儿童文学

“我们鼓励孩童阅读作品,主要是为了培养和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力和想象力,同时间接提高他们的文学书写能力。”身为编辑,在工作上经常接触,也有参与策划和编选各类著作,包括童诗集、儿童小说选集、图画书、桥梁书等。兴趣使然,他在工余会去阅读和创作作品,主要是童诗,其他文类则没有涉及。从编辑到书写,再到成为评审,这些年来他从不同角度参与了

理性和感性之间转换

在童诗、儿童小说比赛担任评审,需要找出每篇作品的优缺点,再比较和评估,因此他会侧重运用理性思维和逻辑判断去衡量和取舍。童诗最可贵之处在于能借助儿童的视角去看待事物,从而展现出童心、童真和童趣。同一件事情、同一个经历,孩子们的感受和青年或大人的感受可能会很不一样。评童诗时,会注重作品是否表现出通过儿童视角去写出属于儿童的观感或心声。参赛作品有没有文学的艺术表现能力、有没有创意和想象力,这些也很重要,“当评审经常要做很多的解读、判断、比较和分析。”

与作协理事和文坛前辈在新春联欢会上合影

在创作时,尤其写童诗时,要思考如何尽量展现童心,写得有趣好玩,他认为这时候的自己比较常调动的是感性的思维和想象力。“如何用简单、浅白易懂的技巧或文字,写出有诗意或创造力的作品,去表达心声、感动读者,比较常用到的应该是偏感性方面的感受力、想象力、联想力。”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心里住着一个小孩。他喜欢收集模型,追看动画、漫画和绘本,“自己小时候喜欢的一些东西,到现在仍然喜欢。可能因此保留了孩子会有的一些特质。因此,当他从成年作者的身分转换到想象中的儿童作者来创作童诗时,不会面对太大的问题。

在担任评审和身为作者时所侧重的面向有所不同,但并非完全不需要另一面向的思维或感受能力。创作也要有理性思维,修改作品时要理性判断内容、排列先后、斟酌词语、思考作品所展现的意象恰不恰当;评审也要调动感性,或者比较属于美感方面的感受能力,去感受那些作品里哪首更令人感动、惊喜,或出乎意料。

参观梵谷画展1

童诗难在构思

基本上,童诗的情感、层次、意境相对新诗会比较浅,这是童诗先天存在的限制,因为小孩是最主要的预设读者,考虑到他们的文学水平和理解能力,所以童诗不能写得太深、太曲折,或者把情感或意境藏得太隐秘。

诚品诗分享会与出席者合照

童诗的创作技巧比新诗少,常用的大概都是比拟、比喻、比较,不会用太多复杂的技巧。习惯写新诗、现代诗的认为,写童诗的过程里最难的是要掌握到构思,把它整理或提炼出来。当构思已经成形,要通过文字把它呈现出来时,较新诗容易得多,也较快完成,但作品也不一定出色。不是每一篇创作都那么成功、能令自己满意,那是必然会面对的境况。

担任童诗创作比赛评审时,发现有些刚开始写童诗的孩子,可能才写过几篇作品,写出的诗已相当出色。童诗更注重作品是否把握到主题的纯粹性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或在构想里展现儿童天真单纯的特质,对文字和修辞的要求则比较低。只要有好构想,很好玩、有童趣、有童心,或是从儿童视角去思索、去展现,那就是一首很吸引人的童诗。感叹,很多时候大人写的童诗不及孩子写的那么有创意、视角新奇,“大人有时没办法从儿童的观点和视角去构想,有时读孩子们的作品会给我们很大的惊喜或启发,我们也从他们的作品学到很多东西。”

旅途不少收获

参观梵谷画展2

认为,刚开始写作时,不要太在意才华,因为经营得不够,涉猎得不深,很难判定到底有没有才华。如果喜欢文学就去参与,三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之后,慢慢沉淀下来,就知道自身有大才或是小才。如果有大才当然很好,可以成为很出色的文学作者;如果才华不高,也不代表我们就从此放弃创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可能当不了大作家,但可以成为一个称职的创作者、书写者。喜欢阅读和创作,经常参与比赛和发表作品,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陆续得到认同和满足感,心灵收获颇丰富,觉得这也是不错的处境。“现在的大多数作品会在百年里消失,只有一小部分作品能真正被文学史认同和接受而且被传承下去,所以不用太在意作品能否在百年之后依然留存。太长远的东西就交给时间和文学史去判定,我们就不要太快去下定论。”在看来,只要感受创作过程的乐趣、在文学旅途里阅读佳作、认识一些真正能够一起讨论作品、交换心得、值得深交的朋友,都已是珍贵的礼物。

与马大华文学会执委聚餐

有时候,读到国内外一些很精彩的作品,会为之赞叹,或有惊喜的感觉,“发现它能展现童真童趣、或者是比较属于小孩的独有想象力,读了会觉得灵光一闪、会心一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收获。再者,积累阅读过程也可以培养起对创作的兴趣。的经验是当他有一定阅读量后,心里有想法和构思在酝酿,便会用文字去表达。创作时的会尝试从小孩的心态、思维和视角去思考和看待事物,令他回想起童年时光,提醒自己要一直保留赤子之心。当写出一些很特别、有创意甚至有点古怪或另类的童诗,会觉得有满足感。此外,参与的书写和编辑,让有机会认识一些国内外的创作者,其中不少是主要或纯粹涉猎的作家,若非从事这一块,不会有这些珍贵难得的机缘去接触他们。以自己和本地童诗作家宋飞龙认识的经历为例:在编选小学课本和童诗合集时,他选了一些宋飞龙的作品,彼此相识后,不时保持联系和接触。宋飞龙每次出版童诗集都会送一本给他;他也很钦佩宋飞龙在童诗创作方面的长期努力,写出了很多有特色的佳作。

在金阁寺前留影

文学路是一个人的马拉松

认为,从事文学创作要有足够的恒心和耐心,也要耐得住孤独和寂寞。“文学创作像是一个人参加马拉松长跑比赛,每个人有不同的起点和终点,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停下来,到晚年依然继续勤于笔耕。有时我们会碰到一群人一起跑一小段路,比如说参加文学研讨会、文学奖、文学讲座、文学营等,那时就很热闹,大家一起聊天交流。但其他时候都是独自活动,自己一人在创作、在思索、在阅读。

在怡保跟中小学教师分享写诗的心得。(霹雳州教师文学创作课程暨2022年中小学华语诗歌朗诵与中学生文学创作州赛颁奖典礼)

身为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秘书长、大树出版社出版经理,又时常担任文学创作比赛的评审,有时也主讲有关诗歌的课程,生活忙碌。他的这些工作都与文学活动有关,对宣扬文学、传承文学有帮助,因此他十分重视。他自认,忙不忙、有没有时间去参与一项活动,其实说白了,就看在我们心目中那件事情占了多重要的分量,如果觉得很重要,就会为其割舍时间。此外,自认不算是多产的作者,虽然不时都有写一些童诗、现代诗、微型小说、读后感等,但基本上写得不频密,因此他比较能在这方面取得平衡。“我在创作数量方面不会有太高的要求或期许。把东西写好,要比大量生产来得更重要。”他觉得,创作无捷径,若想要写得有深度和广度,还需多阅读、多思考想象、多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人事物,最重要是勤练笔。前面的准备工作,最终目的就是把这些东西写出来,而且是要越写越精炼、越写越好。创作对来说是一辈子的事情,他不会限制自己必须在什么时候写出多少作品,而是期望自己能继续阅读和写作、不断和别人交流创作心得,期望自己能够越写越好。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学习现场

儿童文学

马华儿童与少儿文学作家系列

刘育龙

相关文章

学习现场|戴晨志 用慧眼记录实例 真诚传播正能量

学习现场|幼儿园全人教育 人生课程比学术更重要

学习现场|绿色倡议之旅 由校园开始

学习现场|SPM后初次打工 原来赚钱不容易

学习现场|最像读中文系的人 《儒家核心六论—当真诚遇上智慧》序

学习现场|说书人 逗乐小不点不简单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