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顾名思医

文明病

网络与游戏成瘾

郑美真

文 文 文

顾名思医|网络与游戏成瘾严重毒害身心

现代人无论男女老少总是手不离“机”,各种电子产品已然成为生活必需品,然而伴随而来的“”竟是一种病?!且听专家怎么说!

科技日新月异,生活在数码化时代,许多事物已经转向电子化,比如传统记事本被电脑记事本或平板取代、现金被电子钱包取代等。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网络和各类电子化商品。虽然网络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却形成一种新成瘾现象,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青少年问题,更是困扰着无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

医生分析,虽然我们经常使用“”概念,但究竟能否从科学角度,将其归类为精神疾病概念,目前在心理学、精神病学等专业领域尚无明确科学定论。无论如何,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电子游戏障碍(俗称电玩成瘾,Gaming Disorder)编入了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的《精神疾病》相关手册内。

电子游戏障碍在上述修订草案中,被定义为与电子游戏或数码游戏实践相关的行为模式,包括玩数码游戏或视频游戏,特点是对玩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溺于游戏,以至于其它兴趣和日常活动都需让位于游戏,即使出现负面后果,仍然继续玩游戏或不断升级。电子游戏障碍有持续性和反覆性,可对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及其他重要功能性领域造成重大损害。

当一名青少年深陷于游戏世界时,郑医生指出,他会无法自主抑制自己玩游戏的次数与时间,甚至把玩游戏摆放在“优先首位”,漠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一切与生活中其他兴趣,网络成瘾也同样会出现相似征兆。因此,她提出了几个家长和父母须留意的网络和游戏成瘾警讯(参考下图),若察觉孩子有异样,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如有必要也应咨询专业医生意见。

■现代人应多关注网络与游戏成瘾的影响力,如察觉异样,应趁早咨询专业医生意见。

:多重因素导致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关于孩子因对游戏角色成瘾,不断为该虚拟人物花费的消息,有些甚至在花光本身积蓄后,伸手向父母拿钱,以便能长期‘供养’这些虚拟人物。”

话题频频成为社会焦点。有些人也会将‘不懂事’或‘不听话’标签,贴在这些沉迷网络或游戏的青少年身上。其实,孩子沉迷于网络与游戏,可能也源自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无法长时间陪伴,选择把手机或平板交给孩子,以让孩子安静下来、自己玩或不再吵闹。这些情况会间接使得孩子感到寂寞,从而在网络或游戏世界里释放自我。”

医生坦言,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与游戏世界,很多时候都离不开家庭因素,比如父母长期纵容孩子使用网络与玩游戏,或亲子关系淡薄等,都会间接导致孩子无心上学,以及其他日常活动,若再加上学校成绩压力或缺乏自身发展机会时,网络与游戏可能就因此成了他们的“救世主”,减轻了课业竞争和生活所带来的压力,选择继续活在虚幻世界里。
生活压力所致

另外,生活压力也是的因素之一。“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或游戏世界的导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孩子、家庭、学校或社会因素等。一般上,男性会比女性来得更易对网络或游戏成瘾,而罹患精神不能集中或过动症的小孩,又或患有社交恐惧症、容易感到害臊或内向的人,皆都极易对网络或游戏产生一定的依赖感,从而慢慢上瘾。”

郑医生指出,暴力游戏(比如枪械或有殴打元素等游戏)成瘾率比其他类型游戏来得更高,甚至更容易受到人们喜爱。无论如何,郑医生认为,民众须更客观地探讨青少年或小孩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个问题。

█网络和游戏成瘾容易导致各种健康问题,例如近视和肥胖等。

如毒瘾引发精神疾病

网络成瘾可以被诠释为不当、过度、强迫性、滥用、依赖或有害地使用互联网。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和习惯性地沉溺于网络世界,因此对互联网产生了强烈依赖感,以至于达到痴迷程度,难以解脱。

1996年,曾有报导指出:互联网使人上瘾,且其威力相当于毒品成瘾。众所周知,毒品成瘾症状有强迫性使用(Compulsive Use)、生理与心理依赖性(Dependence)、戒断症状(Withdrawal),以及须使用更多毒品,来达成快感或避免戒断症状迹象等情况。网络成瘾症状与毒品上瘾有相似之处,它们都能刺激大脑奖励系统,并逐渐转变为成瘾现象。

另外,更有研究表明,中或重度网瘾者罹患抑郁症风险,比常人高出至少2.5倍。同时,也曾有研究证明,86%网络成瘾者也同时伴随患有其他精神疾病,约30%网络成瘾者患有焦虑与抑郁症,另外有30%网络成瘾者有精神不能集中或过动症等问题。

祸福相倚

显然,我们生活已离不开社交媒体和网络世界,这些科技的出现确实使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增加了促进人际关系的交际平台,也能让人们分享个人思想与价值。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没有善加利用,伴随网络便利性而来的,将可能是对性格与健康方面的负面影响。例如,深陷于网络与游戏世界孩子,性格或许会变得孤僻、脾气暴躁;网络上的各种暴力或色情内容、影片或游戏等,也可能使得孩子们变得情绪化,甚至是导致“暴力思想”日渐萌芽。

因此,医生呼吁,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问题:“网络成瘾不仅有可能会造成家庭和谐关系破裂,从青少年生理健康方面探讨,终日沉迷于网络也可能会造成肥胖、近视和手指关节等问题,甚至也会因为生活习惯改变,引发其他问题,比如睡眠不足和饮食不健康等。

█多安排实体亲子活动,可间接减少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

父母责无旁贷

预防青少年,父母有责!

医生说明,网络与游戏的吸引力主要讲究一种“心流”体验。已故国际权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Mihaly Csikszentmihalyi)认为,所谓“心流”,是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当人在极度专注时,完全沉浸其中,效率和创造力提高,让人忘记时间、忘记饥饿,甚至忘记所有不相干身体信号,获得一种兼具幸福感和成就感的最佳体验,使得人们全心全意投入其中。

在互联网仍未出现年代,我们从小就通过一些传统游戏,如“老鹰抓小鸡”、“捉迷藏”或“跳格子”等,来认识这个世界,并与他人交流。然而,现今社会的人更倾向于通过虚拟世界,抛开现实生活所有压力与束缚,甚至是社交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心流体验。

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国外有研究表明,网络或游戏世界可获得心流体验,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成瘾。

“虽然网瘾与毒瘾存在相似之处,但戒断方式却不同。毒瘾主要靠戒断治疗,而网瘾则主要以日常健康网络使用的规划来戒除。父母在帮助孩子戒断网络或游戏成瘾这件事上,扮演着举足轻重角色。父母可以选择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分享者,与孩子分享自身网络使用习惯,并与孩子促膝长谈关于网络的负面经验。另外,父母也应该鼓励孩子畅谈,以及多发送正能量的网络信息。如果孩子对某些网站、游戏或内容感到兴趣时,父母也可以选择积极参与并探讨,同时教导孩子认清网络上的恶作剧、欺凌或假新闻等内容。”

定制规则

虽然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男女老少不可或缺般的重要存在,但郑医生建议,父母可以选择在生活中,定下一些规则,比如在进餐、家庭聚会或与人交谈时,禁止使用手机,除了紧急通话情况:“父母可以尝试与孩子一同做一些网上活动,如观看节目或电影,积极促进亲子间的交流与探讨,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助于增进彼此感情。孩子年龄较小时,父母须为其选择一些具有意义与正确观念的节目,或选择一些符合家庭观念与年龄的游戏。当然也别忘了安排一些实体亲子活动,比如玩纸牌游戏、弈棋,以及到户外郊游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让孩子从中领悟生活中,仍有许多事物能带来欢乐。”

郑医生强调,设定一些必要规则,才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制力的重要性,避免问题发生。更重要的是,父母须以身作则,与孩子们一起限制网络的使用,这样才能促使孩子们养成好习惯。当然,父母也必须教导孩子关于网络的安全性,比如如何在网络世界里,保护个人隐私,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或陌生信息等。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顾名思医

文明病

网络与游戏成瘾

郑美真

相关文章

顾名思医|别祸害下一代!婚前先检查有无地中海贫血症

顾名思医|5年近800万妇女得乳癌 当中三阴性乳癌最凶!

顾名思医|男人痛处:良性前列腺增生

顾名思医|真正了解姑息治疗 提升患者和家人生活质量

顾名思医|别再燃烧生命!戒烟有高效方法

顾名思医|多发性硬化症有新药!病变减少90%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