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艺术歌曲通俗化

文 文 文

艺术歌曲通俗化(第4篇)走出户外的录音工程师 为美声歌手寻更自然声音

从音乐角度而言,艺术歌曲和流行歌曲本是同根生,但表达和呈献方式各有不同。然而,艺术歌曲在东方社会,包括在大马面对极大的挑战,期待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艺术歌曲与流行歌曲能否相互交融共生,最终取决于相关人士的心态。不管是或流行歌曲艺术化的努力,能够让演唱者舒服的演唱,让观众觉有共鸣,才是打破双方隔阂的关键。

陈嘉健在艺术和流行歌曲之间扮演中间人角色,向双方支持者解释各有各的优美。
陈嘉健在艺术和流行歌曲之间扮演中间人角色,向双方支持者解释各有各的优美。

熟悉录音师陈嘉健的朋友称他为JJ,他已在音乐领域31年,目前也在吉隆坡珍城广场开设“声活小剧场”(The Play Haus)。

他最初参与流行音乐领域的工作,包括制作与策划。他于10年前开始转型,因不想只呆在录音室小房间内,因而开始接触艺术歌曲方面相关人士。

“我接触的艺术歌者不多,目前认识的有卓如燕、林清福、叶洁芝等人,最近则接触较多歌剧,因有单位每年搞两部歌剧,以英文为主。可能我处理的声音方式接近他们所要的效果,因此现场声音都由我负责。”


身为一名录音师,他出道之后参与不少本地流行音乐的专辑,包括阿牛陈庆祥、梁静茹、张智成、张盛德和周金亮等人。

当他决定不想在固定空间内录音后,就决定走出户外录音,寻找更自然的声音,因此主动联络大马著名女高音卓如燕试音而与她相识,也逐步认识一些大马艺术歌曲工作者。

美声歌手卓如燕曾出版的儿歌专辑,是艺术歌曲生活化的证明。
美声歌手卓如燕曾出版的儿歌专辑,是艺术歌曲生活化的证明。

助找出更适合器材

“我在20多年前已对录音方面有一些看法,想用我的经验为这些声音工作者提供意见,让他们知道何种器材或麦克风更适合他们的声音。”

他接触卓如燕之后,为她的其中一张专辑在一间音乐教室里录音,并且向她提供保留声音质感和美感的录音之法。

这次的合作让卓如燕惊喜万分,向他直呼:“你这十几廿年躲到哪里去了?”。这是由于她这类艺术歌曲歌手,喜欢追求自然的声音,也一直在寻觅像陈嘉健这样的录音工程师,期盼录音师能够了解美声歌手要求的声音效果。

由此可见,美声歌手追求音质效果,尤其是在录制专辑时,对于所呈现出来的美声特质有不一样的要求。

“流行和艺术是两个世界,需要从起点探讨何为艺术?对我来说,艺术是生活,艺术表演是生活的表达方式。各人有其觉得舒服的表达方式,例如文字工作者以文字表达,摄影和画画呈献视觉效果,音乐方面有人觉要用乐器,有人则是使用用演唱表达生活。”

至于艺术和流行音乐的唱法,原本在技术和观念方面就有不同。艺术歌曲强调技术层面,流行音乐较为随性。在他看来,演唱艺术歌曲的美声歌手都有基本乐理知识,流行音乐歌手未必会有。

艺术与流行可结合

“我看到的艺术与流行这两个世界,分别活在两个空间。这两个空间可以共存,因为我看到他们的美和局限,包括如何打破艺术歌曲严肃和拘谨一面,以及如何让让流行曲有规律和自律?这些双方都在摸索着,也有人很想结合两个世界。”

他相信艺术歌曲和流行歌曲元素结合起来,创造另一个方式并无问题,因为它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就如目前餐饮界流行西餐与中餐结合,所创造出来的融合食物(Fusion food,亦称无国界料理),可以拼凑在一起成为一种新东西。

“但是,融合不是每个人都可做到,这要看个人的性格和观念而定,就好像不是任何人都能接受我不在录音室内录音,而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录音的方式。”

这种不同方式等同是创造新的概念,但更重要的是回归所谓艺术表演的核心,因这也是生活的表达方式,艺术歌曲与流行歌曲能否结合,也是相似的理念。

“人的声音和乐器只是工具,主要是利用工具来表达喜怒哀乐。”在他看来,歌曲区分艺术与流行并无关对错,因为每个人都在寻找舒服的表达情绪和生活的方式。

扮演流行和艺术的中间人

嘉健从流行音乐的录音室走出来,再接触艺术歌曲领域,为相关歌手录音,对两个领域略知一二。

他自认现在享受倘佯在艺术歌曲海洋的感觉,虽然有时听歌剧面对语言上障碍,但音乐跨越一切,他依然乐在其中。

“我很喜欢这样,能够接触流行和艺术两个世界。我也扮演中间人的角色,会向双方支持者解释其中的不同,传达各有各的优美。

他认为艺术歌曲与流行歌曲之间,最主要的分别在于唱法。前者注重声音共鸣和技巧,歌者往往了解自己的声音;后者则是较为随性,因而在唱法有所不同。

由于美声歌手每天需要练歌和练习发声,也要看谱演唱,因此演唱艺术歌曲给人的感觉是认真与拘束,在舞台也较为严谨,难免让非好此道者觉得它过于刻板和枯橾。

艺术可成生活一部份

在与艺术歌曲领域工作者有深入的接触后,陈嘉健感受到其中与众不同的美,因而他相信艺术歌曲工作有着一定的前景。

然而,他认为艺术歌曲需要走入民间和生活化,让观众把艺术当成生活一部份,这不只是相关工作者在努力,观众也需有一些反思。

“偶尔去看艺术表演,可以成为生活一部份。有人每月要买一两本书来看,因为是精神粮食,为何看表演不是?艺术表演也是一种精神粮食。有人可以一家四口花费数百令吉看戏,为何不能每两个月看一次艺术表演?”

姑且不论艺术歌曲市场大小,抑或因外国市场优于本土市场,仅从生活角度去看,只要表演者和观众双方能够打破旧观念,相信艺术歌曲能有自己的一片天。

打破框架 歌手须尝新

任何事情要跨出第一步,打破框框才会知道结果如何。

如果要让艺术歌曲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歌手需要一定勇气尝试一些新事物,才有机会打破某些观念,让更多人的目光投向该处。

“一直以来,艺术歌曲给听众的观念是看得到,但摸不到,因此就要打破这个观念,艺术歌曲肯定能与流行歌曲结合。”

陈嘉健与女高音卓如燕曾开启一个实验,即于去年举办一场以艺术歌曲方式唱儿歌的演出,突破艺术歌曲旧有的框框,赢得不少家长和小孩的喜爱。

“卓如燕去年唱儿歌,来看的人很感动,有人听到流眼泪,小朋友也很喜欢。卓如燕艺术唱腔唱儿歌,打破人们以为艺术歌曲就要高高在上的框框。”

在卓如燕这场儿歌活动之前,陈嘉健建议她把来听歌的小孩,当成是自己的侄儿侄女,把演唱当成是分享与沟通,以传拉近台上和台下的距离。

不只如此,之后他还举办了另一场儿童古典音乐会,让前来观看的家长突破对古典音乐刻板的印象,发现古典音乐也可以很有趣。

“艺术歌曲也一样,可以好听也不难接受,因此大家就要打破框架,弄大这块‘蛋糕’。”

大马着名女高音卓如燕曾在陈嘉健的“声活小剧场”,举办以美声唱腔唱儿歌的活动。 
大马著名女高音卓如燕曾在陈嘉健的“声活小剧场”,举办以美声唱腔唱儿歌的活动。 

非主流、主流歌曲 相互影响

从东方至西方,观众皆比较容易接受流行歌曲。但是,陈嘉健指出,主流最初也是出自非主流,非主流的艺术歌曲和属于主流的流行歌曲皆是相互影响。

“就如《中国好声音》(中国歌唱选秀节目)的参加者,相信十个有九个都受过艺术歌曲(美声)训练,这从他们的唱腔中可看出来,说明艺术歌曲与流行开始结合了。”

即使如此,这两者的支持者确实存在一些歧见,甚至相互看轻。如果说艺术歌曲一方对流行歌曲唱腔嗤之以鼻,包括一些前者观众指称后者没有音乐内涵,那流行歌曲一方何尝不也是对艺术歌曲存在“清高”的偏见。

“大马的音乐还不能形成工业,因为在观念上,艺术与流行曲双方台下的观众和台上的歌者,都对彼此存有很多错觉,因而建造不少意见不同的高墙。” 这两者间必须相互了解,才会取得某方面的共识。他举例表示,如果习惯吃中餐的人,对西餐有偏见,可能需要了解另一方是如何制作出一道食物,以及理解其表达食物的方式,才能公平的下定论。艺术歌曲与流行歌曲亦同此理。

曾在剧场、庙内录音

国内属一属二的女高音卓如燕近几年的专辑,皆是找陈嘉健为她录音,但没有一张是在录音室录制。

“如果不在录音室录音出现杂音,可以事后处理。我们曾试过在剧场录音,她首张儿歌专辑,就是在鲍以灵(一位音乐人)的音乐学院的音乐厅内录制。”

此外,一些从事流行音乐的唱作人,包括另类音乐人的张盛德的专辑,陈嘉健就是在对方住家房间和客厅内录制。同时,也有一些华乐乐器,如古筝的声音,是在砂拉越古晋一间庙内收音,偶尔还可以听见虫鸟齐鸣的声音。

“艺术歌曲歌者追求声音质素,我是追求让录音者在舒服的空间内录音,这与流行的录法不同,我自10年前转型后就已少回录音室录音了。”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艺术歌曲通俗化

相关文章

艺术歌曲通俗化(完结篇)培育美声歌手‧赞助活动经费 推广文艺 需政府助力

艺术歌曲通俗化(第3篇) 刘志伟:学习者年轻化 艺术歌曲更多人欣赏

艺术歌曲通俗化(第2篇) 岑大伟:可以互相融合 艺术+流行唱出火花

艺术歌曲通俗化(第1篇)林清福:胥视需求市场环境 美声歌手无法普及化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