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驶过印象

郭史光宏

文 文 文

郭史光宏:又要回到应试教育了吗?

“顾名思义,应试教育是一种‘为考试而进行的教育’,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评价上唯分数、唯升学率;与考试无关、难以考核的人格养成、个性发展、社会关怀、乃至音体美等内容被架空虚置,从而背离了教育树人育人的内涵。改革应试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任务。”——中国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

在6月2日,教育部长召开特别记者会,宣布废除中三评估(Pentaksiran Tingkatan 3, PT3),同时强化校本评估(Pentaksiran Berasaskan Sekolah, PBS)。就我个人观察,不论媒体或坊间,引发更多讨论的是PT3的废除,相对来说更少人关注PBS的强化。然而,就教学角度而言,后者的影响很可能要比前者更为深远。

首先,来谈谈PT3的废除。


过去两年因疫情的缘故,PT3被迫二度取消。在没有PT3的情况下,中三升中四的分流依据校本评估来进行,而特别学校(Sekolah Khusus)的录取也通过特别学校入学评估(Pentaksiran Kemasukan Sekolah Khusus, PKSK)来完成。换句话说,取消了PT3,中学的升学制度依旧运作如常。如今正式废除,情况估计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接着,来看看PBS的强化。

相比之下,教育部在这方面的动作要大得多。根据教育部长的说法,小学四、五、六年级和中学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将每年进行具有一定标准性的年终评估。教育部将为这项总结性评估准备题库,再由各校教师从中选择题目组合成试卷,以确保全国各校的考题标准不会相差太远。题库方面,教育部将为小学高年段准备五个科目的题库,即马来文、英文、数学、科学和历史,其他科目的考题则由学校教师自行准备。至于初中阶段,教育部将准备所有科目的题库。

话说回来,我国之所以推行校本评估,本来的目的就是要取代中央评估,将评估的自由和权力下放到各校,让各校可因应不同地域脉络、不同文化背景的学情来做出最适切的调整,从而拥有更大的教学自主权,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教师按课程标准教学,用课堂评估考查学生进度,再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这就是校本评估的本质所在:不攀比,不排名,只致力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发展。

那么,如今教育部为什么要背道而驰,用中央设立题库的方式来强势干预小学高年段和中学初中段的校本评估呢?部长在记者会上说得很清楚,“因为很多师长和学生都提到,没有全国统一的考试,要如何知道学习表现?因为每所学校与教师的(课堂评估)做法都不同,他们出的题目难度各异。”说白了,社会大众还是放不下攀比的心态,对教师的专业执行能力也心存疑虑。

中央设立题库的方式,某程度上固然可以确保试题的标准性,但同时也违背了校本评估的核心精神,重新将评估权力收拢到中央,并且提供了一项供各方攀比竞争的评估项目。部长对此也很清楚,在记者会上再三强调,“此评估结果不会用作学生、学校、县教育局或州教育局之间的比较,教育部不要这项评估成为师生的压力。”然而,官僚体制中相互攀比乃至不惜弄虚作假的文化根深蒂固,很难不把这项标准评估当作问责的工具、表现的指标。

当这项由中央主导的评估成为焦点,各州、各县、各校会不会将其视为主要甚至唯一的奋斗目标?家长会不会将其当作竞争攀比的标准?师生会不会以其格式为中心来进行教学与操练?波折重重的校本评估会不会退回起点继续空转?进一步退三步,我们又要回到应试教育的年代了吗?

→点击阅读更多教改文章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驶过印象

郭史光宏

相关文章

驶过印象|郭史光宏:一趟不可思议的寻鸟之旅——读《青鸟》

驶过印象|郭史光宏:小说可以不动声色,读者不能不知不觉——读《第十四条金鱼》

驶过印象|郭史光宏:你可以接受课本剽窃抄袭吗?

驶过印象|郭史光宏:课本中莫名奇妙的成长

驶过印象|郭史光宏:匠人的心 专家的脑

驶过印象|郭史光宏:阅读,给孩子一辈子的礼物——推荐马丽西亚第一本亲子共读入门指南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