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愛卿:祝福檳城藝術圈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蔡愛卿:祝福檳城藝術圈

──北馬專題主任



在檳城人享受了一個月藝術盛宴的喬治市藝術節結束后,一向積極參與檳城藝術工作的朋友感到心力交瘁。在本地文藝圈打滾多年,他最了解這些年來文藝的發展。必須遺憾地告訴大家,檳城的文藝這幾年來看似蓬勃,其實並沒有多大進展,給他的感覺更多是浮誇,深感文藝多年來原地踏步的他,不禁也在想,這樣繼續做下去是否還有意思。

雖然對檳城文藝的發展並非了如指掌,但這幾年來報道文藝新聞,也從不同文藝人口中聽到各種這個圈子的消息。與這個朋友不同的是,我對檳城文藝的發展是樂觀看待的。即使目前依然在原地踏步,我認為星火燎原之路依然必須走下去。

其實,喬治市入遺以來,可說是為文藝圈注入一股活力。不只有曾經外流的檳城畫家回來,連本來與檳城毫無關系的外州畫家,都選擇到檳城來發展藝術事業。



我曾經訪問過的冉阿末畫廊創辦人符芳俊,以及塗鴉畫家Bibichun,本來在吉隆坡發展,他們先后都選擇駐扎在檳城發展藝術事業。住在喬治市的他們,最愛這個城市不大,只需騎腳車就可以到想去的地方。而且檳城文藝圈圈子小,很容易交上朋友。

缺少養起藝術土壤

這些從外州來的藝術家,使檳城藝術圈這幾年來百花齊放,大家有機會接觸到各種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雖然大家並非都能接受,但是他們所帶來的蓬勃藝術氛圍,肯定對藝術圈起了積極作用。

不管浮誇也好,原地踏步也罷,都是這條路上的其中一個階段。我一直認為,只要火種還在,我們不會知道什么時候他會燃燒整片草原。也許不是我們有生之年能看到,但是這條路,還是要繼續走下去。

無論如何,市場一向是檳城文藝圈最大的問題。在這裡發展的藝術家都知道,單靠檳城市場活不下去,市場有限也是許多藝術家離開的原因之一。這裡有好的創作環境,卻缺少能養起藝術的土壤。不只是畫家難以賣畫,表演藝術者要推票同樣很難。

期待有一天檳城不只有創作環境也有了足以養活藝術的市場,這得靠藝術工作者的堅持,以檳城豐富的文化底蘊,我相信會有這么一天!

不管浮誇也好,原地踏步也罷,都是這條路上的其中一個階段。我一直認為,只要火種還在,我們不會知道什么時候他會燃燒整片草原。也許不是我們有生之年能看到,但是這條路,還是要繼續走下去。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