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史光宏:教师共学,可以这么做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郭史光宏:教师共学,可以这么做

    教师并非独自在成长。教师在教师的共同体中成长。对教师成长大有裨益的是同时兼具 “ 匠人气质 ”(craftsmanship)与 “ 专家文化 ”(professional culture)的教师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性格可以用 “ 同僚性 ”(collegiality)来形容。所以,当学校以“ 同僚性 ”为基础来组织和运作时,这样的学校最适合教师的学习与成长。——日本教育家佐藤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上一期专栏谈教师专业成长,我在结尾处写道:“当老师们处于学习的状态,与世界连在一起,新知识、新思维、新做法才有扎根萌芽的机会,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创新和教育改革也才有可能发生。只有让老师们真正在专业素养上‘立’起来,我们才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教育办教育,也才能够真正摆脱应试教育,寻回教育人的尊严。”说得好听,但实际可以怎么做?

    推动教师共学,至少有三种形式:备课研课、共读共学和知识分享。

    先谈第一种形式:备课研课。对小学老师来说,主要的教学工作是给学生上课。课堂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习的素质。于是,把课上好成了每一位老师无可回避的首要责任。有鉴于此,校方不妨安排时间,让老师们根据执教的年级与科目共同备课。“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透过集思广益与资源共享,老师们得以碰撞出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构思,用更短的时间备出更好的教学设计,解决切身的问题。

    此外,校方还能鼓励老师进行公开课,邀请同事前往观课,事后围绕课堂展开研讨,彼此切磋,相互砥砺。每一堂公开课,都提供了一次珍贵的专业对话机会,让参与的老师针对教育教学作更深入探讨。每位老师一年只需开一堂公开课,加在一起就多了许多研课的机会,既不带来过度负担,又能促进专业成长。


    再看第二种形式:共读共学。除了教学技术层面上的精进,老师们还需要在更宏观的教育理念层面上与时并进,更新自己的价值框架,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校方不妨精选一些发人深省的文章或书籍,组织老师共同阅读讨论,读他人的观点,想自己的问题。通过共读共学,一方面得以让老师接触最新的教育动态,一方面又能在同事间逐渐凝聚共识,建立团队的教育文化。

    还有第三种形式:知识分享。每所学校的教师组成都不一样,每位老师的才华气质也都不尽相同。校方可将每位老师都视作珍贵的资源,鼓励大家探索各自的兴趣与热情,并提供机会与平台,让大家分享自己擅长的内容或精通的知识。爱好骑行的老师分享旅程心得,醉心艺术的老师示范琴棋书画,钟情园艺的老师讲解草木之道,注重养生的老师传授保养妙招。这样的知识分享,不只能让老师们各自发光,还能让彼此相互照耀。

    说到底,推动教师共读的核心就是让老师们处于学习的状态,时时向世界敞开心胸,刻刻准备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然而,学习只能是主动的,无法强之迫之。要想打造教师的学习文化,校方不能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而要设身处地站在老师的角度,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让老师们感受学习带来的成长与愉悦。

    唯有从心出发,教师共学才能发挥共修的力量,让学习与成长良性循环,不至于流于形式,为了做而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