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医】教育和陪伴要顾“品质”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顾名思医】教育和陪伴要顾“品质”

    冲击少年之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李志祥博士直言,无论过去或现代的,其实大脑的发育过程大同小异,这也意味着时期本来就存在很大的变化,不同的是,现代接收的资讯和刺激跟过去截然不同,整个大环境纷繁复杂的不健康因素也增多,譬如网络虚拟世界的刺激、充满暴力血腥的游戏和音像、自媒体时代的发展等,都无可避免影响着的心理发展与生活,时期接收到更多刺激,反应也自然相对更强烈一些。

    “过去,无论学校或家庭都更倾向于群体生活,我们常说小孩是全家人或全村人一起带大的。现在社会和家庭结构都跟过去不太一样,方式也越来越倾向孩子本身的个人自我中心,所以你会发现孩子情绪表达的方式也变得更强烈。另外,过去自杀是一件必需躲起来做的压抑过程,现在自杀的情况有时候会变得很‘开放’,背后的原因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有些甚至也可能带有威胁的意味在里头。”

    加强亲子沟通


    由于家庭结构变小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并不像过去般有很多大人或长辈可以依靠,父母孩子时间也可能不多,因此,李博士认为现代父母在孩子的过程中,应更重视的“品质”,更要懂得善用不同的方法来提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品质:“采用一对一沟通,或通过固定的家庭会议谈论成员的生活近况等,都是可行的方法。当然,这个沟通模式需要从小培养,不能等孩子进入时期或长大了,才突然这样做。现代人的家庭更需要去做一些聚会、沟通的部分,而不是人虽然在一起,但心依然没有真正去理解和关系彼此。”

    从家庭和学校开始做好心理建设

    父母和学校或师长的关系也跟过去不太一样,比起互相尊重,部分家长更多时候是带着“监督”的心态去要求老师,老师则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彼此之间的鸿沟和距离越来越远,有时候关系甚至是矛盾或对立的。这项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导致父母与师长彼此之间缺乏亲师关系,当孩子在学校发生事情时,很容易陷入求助无门的状况:“如果亲师关系是良好的,彼此之间熟悉或有一定的关系基础,老师若察觉异常,就可以很自然地问父母有没有发现孩子的变化,或家长察觉孩子不太一样也可以跟老师沟通,形成一种更关注孩子的亲师合作关系。”

    李志祥博士认为,当外在因素或整个大坏境对孩子有更多不良的影响和刺激时,无论是家长或校方要需要想方设法跟大环境拔河,家庭和校园都要做得更完善。因为,问题或的现象只会越来越多,如何从家庭改善?如何在校园做好更多预防工作?都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不要等到严重肢体霸凌或死亡事件才去关注和正视。他也认为我国有必要从政策方面去推动及防止
    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

    “目前,我们在政策上面没有真正去制定处置方案,有些国家的学校会特别进行宣导,包括宣导霸凌是什么?看到霸凌该怎么做?老师接到投诉该怎么反应或应该通知什么单位等。有些学校甚至会跟地方上的执法单位合作进行宣导,降低私会党混进校园的几率。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正视和思考的。”他坦言,不是单纯三言两语可以解决的事情,而是本身、父母、老师、心理工作者和社会环境之间漫长的拔河战。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快速发展的社会趋势和外在环境只会越来越糟糕、压力和挑战也会越来越大,人们往往会在付出很大的代价时,才会回过头来检视的重要性。因此,他认为透过学校、家庭、心理工作者等各方方面提供更多的资源,从家庭和学校开始做好心理建设和培养心理素质,才是更好的根本性解决方案。

    图:123RF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