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黄薇诗

通识课

文 文 文

黄薇诗:极权统治下“人格”的消失

若极权主义所展示的只有暴力一面,恐怕众人早已作鸟兽散,但在极权统治下的认真反抗不常见,这与我们认为人们在受打压程度越高则反抗心态越大的认知背道而驰。极权政体的胜利始于暴力统治,但肉体上的残害远不及人格上的消灭,而真正消弥人们反抗与自救心态的是心理上人格的谋杀。

汉娜阿伦特提出纳粹政权谋杀人格三步骤:首先是取消人的法律人格,剥夺其基本公民权利,将其赶到法律保护之外。汉娜认为这是一种“完全控制他人的先决条件”。在集中营中,无法律保护之下的犹太人地位比刑事犯、政治犯更低。后者至少知道自己为何出现在集中营,且不失去法人的权利。前者更多是在无辜的状态下被任意抓到集中营且毫无申辩的希望。

其次,摧毁人的道德人格。人的道德感或良心能让人们招架得住身体上的折磨而不屈服于刽子手官僚之下。然而极权主义的残暴在于他们想方设法让人放弃良心,切断道德人格的退路,让一个人完全不可能行善。他们给予人们的选择不是在善与恶之间做出选择,那怕是牺牲自我成他人之美的可能性都不存在,考验人们的是在谋杀与谋杀之间的选择。或是选择杀害朋友,或是让至亲送死,而若选择自杀的后果则是家人陪葬的情况下,良心该如何选择?

纳粹政府让部分受害者在集中营参与管理其他囚犯的工作,他们一开始也许会同情无辜者,然而当他们要在谋杀与谋杀之间做出选择,人们将有所意识地组织共谋将伤害延伸到其他受害者身上。这时,迫害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区别将被模糊,所有人是受害者却同时也成为了迫害者。失去权利与良知的人,仿佛陷入绝对的孤寂之中,这时不管发生什么事人们都会轻易屈从。更可怕的是在绝望的冲击下,有些被赋予迫害权的人在道德与良知缺位的情况,释放出他们对其他人的仇恨与厌恶,这种厌恶之感或许是集中营里人类所能理解的最后残存的情感。

当法律人格与道德人格被摧毁,基本上也将人的个性思想与创造性也给谋杀了,才能解释得了数百万的无辜者为何选择毫无抵抗地走向死亡而非奋力抵抗。这时极权的执行已胜利,极权已是一台制度化、自动化的杀人机器。人之间的差异性与独特性被消灭,而摧毁人的个性思想与创造性根本上是“摧毁人的自发性,以及依靠自己重新开始的一种能力”。这时候的集中营所培养出来的是极权主义下完美的“模范公民”,人民在所有方面都受到统治与监控,而极权政体对人性彻底的消灭的结果是拥有处置人民的无限权力。

暴力仅是极权主义筛选合适“对手”的手段,而让人们处于孤寂绝望、相互隔离、无法共同抵抗的人格谋杀是极权主义最可怕之处。最终,集中营里的人失去人格,而集中营之外的人在意识形态的宣传下不愿意相信极权政权之下颠倒的世界和恶意的奇想。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黄薇诗

通识课

相关文章

黄薇诗:恶的平庸性

黄薇诗:极端之恶的暴力

黄薇诗:汉娜阿伦特

黄薇诗:通往极权主义之路

黄薇诗:假民主的民粹主义

黄薇诗:权力使人腐败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