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学习现场

胡宇

文 文 文

◤学习现场◢被爱的孩子不伤害他人

你知道吗?孩子在孩提时期接触到的经验,会影响到其成长后的行为模式,这个经验来源通常都是扶养者或教师的态度。因幼时不愉快经验,造成负能量不断累积,于临界点到来时,会无法处理特殊社会环境所形成的刺激,于是做出偏差行为或犯罪……

为人父母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好好教导孩子。多数时候,父母的愿望可能只想把孩子教导成正直的好孩子,后来却发现自己眼中的乖孩子,在外面不知不觉间成了一名集说谎、欺负、霸凌等恶习的坏孩子。每当面对这种情况,父母本能反应是孩子陷入了所谓的“叛逆期”,随后就变本加厉的管教孩子。

父母管教孩子大多是从功利性角度思考,即普通人都会害怕利益的剥夺或过度惩罚,那么只要对犯错的孩子进行相应的惩罚,那么就会让孩子感到害怕,从而减少孩子犯错的次数。可是,殊不知这只是让亲子关系陷入恶性循环的治标不治本方法。孩子通常在为了逃避父母未来更大的处罚,会自然而然的提高自己技巧,试图瞒天过海。如此长久下去,孩子的恶习越滚越大,反而会容易让孩子步上犯罪的道路。


错误价值观恶性循环

根据2017年马来西亚全国健康与发病率调查报告显示,每5名青少年中,有一名患有忧郁症;与2012年的调查结果相比,13岁至17岁少年的自杀意念也显著增加。除此之外,2019年的调查报告更是指出,马来西亚更有42万4000名儿童有心理健康问题。

在青少年忧郁症逐渐增加的今天,父母师长必须懂得如何对症下药,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从多方面分析,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植入内心的价值观,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以后,会变成活得很辛苦或压力的源头,也是产生忧郁症等问题行为的根源。

当中,如果父母经常性把自家孩子与他人进行攀比的行为,虽然在早期会让自己的孩子为了得到相同的称赞而做出种种努力。但如果孩子的举动长期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也将造成孩子后来负面情绪爆发而自暴自弃,甚至是走向犯罪的道路。这时的孩子,或许会觉得既然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隔壁的孩子,那就算了吧!有些爱钻牛角尖的孩子更可能会认为,既然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认可,那么不如做些出格的事情来博取父母的关心。

除此之外,在东方社会传统价值观之下的父母,或多或少都信奉一种“棍棒之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的理念,对于犯错的孩子,一般会采取简单直接的暴力打骂,甚至在孩子被打后更会来一句,“要像个男子汉,不准哭”。这种价值观之下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含蓄的,不会动不动的对孩子说“我爱你”或“我以你为荣”。这种让孩子们体验“痛苦”,要求他们学会“忍耐”的方法无助于教好孩子,反而可能使孩子过度压抑而成为日后犯罪的能量。

父母需要了解的是,他们对于孩子在小时候植入心中的各种价值观其实很难自我察觉,许多成年人的待人处事,或多或少都带有父母传给自己的价值观。心中植入越多错误价值观的人,越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这一部分的人,无法原谅或谅解有人与自己的价值观“背道而驰”。当这类人拥有孩子时,他们可能会把相同的价值观,原封不动地传给自己的孩子,造成恶性循环。这就是为何父母教师平常在跟孩子打交道时必须时刻注意,以阻止循环的发生。

过度期望酿坏效果

许多人可能觉得,这只是夸大其词的侃侃而谈。如果阅读过相关访谈,或接触过罪犯与其家属,不难发现这些犯罪分子的父母的初衷,只是想要培养出一名好孩子,却无缘无故的把孩子教成了罪犯。这里的罪犯并不单纯指那些犯下重罪的被捕分子,也包括了那些染上种种恶习而不被抓到的投机取巧分子。

《教出杀人犯》一书的冈本茂树则主张,个人幼小时期的行为会影响到其成长后的模式,而这种经验经常源于其抚养者及教师对待孩子的态度。《教出杀人犯》作者冈本茂树认为,许多在父母眼中,所谓对待孩子的正常态度其实都将对孩子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例如,一句再简单不过的“你真是个好孩子”,或潜意识中把自家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都可能是形成孩子未来犯罪的导火线。

当成长中的孩子在收到关于“好孩子”的赞美时,其单纯心灵为了在未来能够得到相同赞美,而会不由自主的迎合父母期望并开始做出压抑自己本性的事情。例如,小孩可能为了继续当个“懂事的好孩子”并且为了不让父母操心,只能咬牙忍受一切加诸身上的压力和期望。

这种负面情绪,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那么某天孩子会可能因为承受不住而爆发,成为孩子自杀的根源。新闻中经常出现的中小学生疑似不堪考试课业压力,或同学霸凌而自杀等新闻的根源,往往鲜少由于教育制度问题,而其根源多数由于孩子潜意识里,不堪迎合父母教师期望,负面情绪爆发而做出的举动。

内心深处渴望父母关爱

当然,在了解到心理问题对孩子的影响以后,父母或许会提出“到底该如何管教孩子?”的疑问。虽然管教是必要的,但父母必须彻底了解“管教必定伴随着压抑”。所谓的管教,其实就是要求孩子放弃自己的本性而根据父母的需求生活,所以每当父母管教孩子时,必须从问题根源着手。

例如,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说谎时的处理方式,则是应该先思考孩子说谎的原因。孩子说谎最主要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做不到父母要求的事情而害怕父母责骂,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想要获得父母的关注。如果父母能在直接戳破孩子谎言并打骂孩子之前停下来了解孩子的动机,那么就能把握机会更了解平时自己的那些行为会让孩子感到压力而造成孩子说谎,只要能够引导孩子把自己的难过、痛苦发泄出来,孩子心理就会比较舒服,也比较不那么容易重蹈覆辙。

最后,每当父母们听到自家孩子保证“我不会再犯”时,更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因为每当孩子做出这种承诺保证时,通常代表自己仍然无法敞开心扉,直视自己内心的问题,而只是单纯的为了逃避责罚而试图压抑自我。这种价值观隐含了把自己逼到困境的威信。在彻底贯彻这种想法的同时,也会在某中程度上勉强自己,带来生活的艰辛与压力。

父母如果想要孩子健全成长,与其寄于各种厚望,其实永远敌不过一句“现在就已经很棒了”的称赞。这样孩子就不会做出爱面子勉强自己的行为。毕竟,施以惩罚,只会让人变坏;给予关爱,才能让人变好。无论是成年人或是小孩,其实内心深处住着的只不过是一个渴望父母关爱承认的孩子。

【关于教出杀人犯】

人是社会动物,生存于人际关系中,必须自小养成遇到困难时率直说出自己的困扰、适度接受他人关怀与协助的态度。身陷司法的少年需要的不是责骂、究责或反省,而是成人的伴同与自我表达权的保障。伴同可促进安心,安心则是自我表达的基础。

如果司法少年可在待审的流程中,理解到自己深层的创伤,学会表达自我,并积极寻求他人协助,那么他就踏出了更生的第一步。

本书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当我们听到少年说“我绝对不会再犯时,”必须戒慎恐惧,因为这句反省的话,代表其仍旧无法对他人敞开心胸,仍在自我压抑;反倒是如果少年说出:“我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你能协助我吗?”的时候,这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学习现场

胡宇

相关文章

学习现场|幼儿园全人教育 人生课程比学术更重要

学习现场|绿色倡议之旅 由校园开始

学习现场|SPM后初次打工 原来赚钱不容易

学习现场|最像读中文系的人 《儒家核心六论—当真诚遇上智慧》序

学习现场|说书人 逗乐小不点不简单

学习现场|AI时代 终身学习永不嫌晚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