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忠:冰谷个人微历史 尽述胶林故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张锦忠:冰谷个人微历史 尽述胶林故事

    “我的前半生,都在苍茫的橡树林里度过。”—— 冰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4、2015年左右,黄锦树常跟我在面子书或电邮聊起编书的事,后来就有了《我们留台那些年》及廖宏强等人编的《我们返马这些年》,有一回聊到编本胶林文集。橡胶、锡矿、新村都是南洋华人史的符号。

    我是马来亚独立前出生的一代,锦树在马来西亚成立后出生,胶林与新村对我们并不陌生,但去国离乡日久,胶林新村记忆早已模糊,胶林园丘多已改种棕榈了。锡矿则是另一样华人历史,不在我的生活记忆里。60年代的马华散文多胶林书写,我们想起冰谷(林成兴)。

    记忆中“冰谷”几乎与以胶林为题材的散文划上等号;于是我们邀请他一起来编这本保存华人集体记忆的文集。他也欣然同意加入编辑阵容,并提供许多宝贵意见;那也是冰谷跟我们的文字情谊的开始。这本书就是廖宏强的大河出版社创业作《胶林深处》;宏强是锦树的中学同学,在讨论编务时称冰谷“冰谷叔”。其实,冰谷在1973年出版的《冰谷散文》就几乎是一本胶林书写了,早在1961年,慧适编的诗文合集书名就叫《橡实爆裂的时节》,虽然不是胶林文集。我们是迟到的后辈——“ 迟到的青年”。

    《胶林纪实》是冰谷自传的第一卷。自传是属于生命书写的文类,书写者以“我”为叙事主体,回顾自己的生命经验,“从头细说”。不过,生命的起源无从穷究,生命叙事“从何说起”才是“从头细说”?“我”所能细说的源头,其实是“我的父亲母亲”,此所以冰谷自传第一章,就是〈我的父亲母亲〉,然后是在胶园与胶园之间流动迁移的青春岁月,以及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胶园管理生涯,写到“我”走出橡树林时,自传第一卷就结束了。那是1986年;那年经济不景气,百业萧条,华基党争激烈,种族政治猖狂,冰谷迎来生命的转弯道,离开胶林。那年我离开马来西亚,还没有认识冰谷。


    追记离散华人家族系谱

    〈我的父亲母亲〉追记离散华人的家族系谱(或“家族辛酸史”),写的是南洋华人史的一章。南洋华人当然有史,阔人史名人传不算少,但庶民速朽,终其一生,总是为养家糊口劳碌,其实是一种集体史,所以我在冰谷的〈我的父亲母亲〉也看到“我的父亲母亲”。冰谷父亲林桂甫十来岁即“过番”,由水客带领,从梧州上船过七洲洋,在新加坡上岸,后在雪兰莪双文丹锡矿场干粗活,许多年后才娶妻,改操胶刀拜树头,直到1963年冰谷北上双溪邦谷园丘就职才退休颐养天年。冰谷母亲梁氏,凭一张林桂甫的照片即漂洋过海,婚后割胶耕田、生育儿女,勤俭持家,像阳光那样照亮林家,是个伟大的广西女性。

    冰谷生于1940年,两年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南侵,占据南洋长达三年八个月;1945年,二战终了,冷战时代揭幕,也展开林家战后不断迁徙的流动岁月。冰谷出生不久,林家从甘榜沙容搬到隆坡镇附近,战后十年几乎是“林母十迁” —— 从新源记胶园、象山岩洞、英国人大园丘、江沙与万隆间胶园、太平十三碑、峇都古楼、覃家胶园、甘榜斯那洼生利园、瑶伦新村,到甘榜巴桑建益园,直到母亲在建益园邻近胶园地打造“高山顶陋室”,才一住十年,个中辛酸,实非笔墨所能形容。那些“内部离散”的战后时光是冰谷的成长岁月 —— 他从童稚期进入少年、青春时期,从小学生(他十岁才上小学)到中学毕业,从割胶童工到诗人、散文作者。

    冰谷小学六年级投稿《光华日报.学生园地》获得刊登,受到鼓舞,从此踏上写作之路,现在还在书写、出书。他今年82岁,算是资深作家了。他试写的少年时期,是上一个世纪的50年代,彼时马来半岛还是英国殖民地。1961年,他的散文〈海燕〉就已收入慧适编诗文集《橡实爆裂的时节》;1962年,他跟麦留芳、忧草等四人出版诗合集《我们的歌》,散文也收入诗文合集《四月.我们》。

    那两年他开始进入马华文坛,文艺种籽已萌芽茁长,诗文也在《南洋商报.青年文艺》(杏影编)、《虎报.处女地》(姚拓编)、《蕉风月刊》、《学生周报》发表。到了1966年,诗集《小城恋歌》出版,“冰谷”已是马华知名青年作者了。

    冰谷被推为社长

    文学记忆是冰谷的人生书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61至1963年间尤其是他的文学成长重要时期。那是一个文学行动的年代。《蕉风》、《学生周报》编者黄崖、姚拓、白垚推动文学不遗余力,经常南北奔走联系文艺青年,举办刊物作者野餐会谈文论艺,鼓励青年作者成立独立出版社,办小刊物。《胶林纪实》第11章追忆这几年与黄崖诸人及文友的交往情形,乃文学史的周边文本(paratexts),颇有见证历史的作用。林家搬到“高山顶陋室”那几年,正值冰谷念高中、涉足文坛时期,不时有文友到访。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霹雳河畔邻近边城瓜拉江沙,是冰谷童年记忆中太平之外的小城,少年时常随母亲乘汽船去卖胶片,到大街杂货店采购粮食。书中常出现的“门牌七号杂货店广荣丰”就在大街。那些年杂货店功能多,既供应米粮油盐,也帮客人存款出纳、收领邮件,几乎就是现在的7-Eleven。小城除了杂货店,还有五金店、中药铺、洋服行、零食档、酒家茶楼、书报社、戏院,是个花花世界。不过冰谷着墨较多的是亚超洋服店,因为刘家大小姐刘宝珍是他中学同学,喜欢文学与写作,也常到高山顶陋室谈文论艺。刘宝珍就是淡莹,后来赴台念外文系,当了麦留芳的同学。

    冰谷回忆的旧时文友中,最常提及梁园。梁园原名黄尧高,住在瑶伦新村时跟冰谷上同一间小学,但不同年级。梁园在华联中学毕业后曾在某校担任临教与临时校长,1964年北上居林接编《海天》(借《光华日报》版位出刊),开设海天书店,出版海天丛书,书店也成为吉槟文友聚会的场所,居林遂与大山脚齐名,成为北马重镇。海天书店在1970年结束,梁园南下吉隆坡,在《新明日报》担任翻译,兼编“青园版”。1973年底不幸遇害。想当年我投稿“青园”时,编者大概就是梁园。梁园过世迄今近48年,文坛还常有人提起他。冰谷怀念故友,常思编本梁园短篇小说集。他跟贺淑芳合编的《山林无战事》在今年夏天出版,终于了却一桩心事。

    北上吉打邦谷园丘任职后,冰谷休假时常前往居林与文友聚会,直到海天收盘,但那时已是1970年了。大约那年年底,吉槟的七位文友起意组棕榈出版社,以便出书。这“棕榈七子”是宋子衡、菊凡、温祥英、艾文、游牧、萧冰与冰谷;冰谷被推为社长。

    追寻文学的逝水时光

    1972年“棕榈丛书”第一种《宋子衡短篇》出版,翌年《冰谷散文》出版,反应不俗,棕榈社遂继海天社之后撑起北马文坛半边天(另半边天则由麦秀在槟城撑起,他既帮萧遥天编《教与学月刊》,同时搞犀牛出版社)。那也是我在半岛东海岸关丹开始试写的年代,在《蕉风》读了宋子衡、菊凡、温祥英的小说,觉得他们是当时马华小说创作的佼佼者,于是写了几篇析读宋子衡短篇的评论。但棕榈七子其实各擅胜场,宋子衡、菊凡、温祥英、萧冰写小说,冰谷、游牧写散文、艾文写诗,兼顾各个文类。1962年冰谷在江沙周报社与黄崖等人会面时,黄崖鼓励他多写现代诗,他的第一本书也是诗集。

    后来我编《蕉风》、《学报》时,宋子衡、菊凡曾到访编辑室,那时还没见过温祥英,但常听姚拓提起“山芭仔”。70年代下半叶,马华文艺气候低迷,他们是那几年《蕉风》的三位中坚作者。冰谷等其他棕榈社人却缘悭一面。我第一次见到冰谷,已经是2012年7月的事了。彼时距离1986年,他毅然辞职离开胶园,也已有超过四分之一世纪了,他已经历人生谷底绝境,拐过生命的几个转弯处,看尽人生的柳暗花明了。

    那年我前往金宝参加“时代、典律、本土性:马华现代诗国际学术研讨会”,应邀与会的留台人还有李有成与黄锦树。有成早年活跃于槟城学友会,与陈政欣、叶蕾等老友多年未见,于是相约在小镇饭店叙旧,冰谷也特地前来看有成。会后有成南下返台,我跟锦树一路向北,回程经过槟城,顺道与棕榈故人一晤,追寻文学的逝水时光。

    《胶林纪实》肇始于“我的父亲母亲”与胶林深处,终于伤逝与走出橡树林,从太平洋战争前夕写到茅草事件前夕,历时44年。太平洋战争与茅草事件是大历史;大历史是一头大怪兽,总是在那里张牙舞爪,处处动地惊雷,左右了无声处的小老百姓生计。

    冰谷写的是个人的微历史,但那44年间大怪兽总已是阴影暗处凌虐。冰谷以文学写史,笔触温和,但笔下的胶林枪声、紧急法令迫迁、新村午夜肃清,皆是个人生命中的创伤,有若父亲在大姐额上留下的艾灸疤痕,乃父权政权暴力“烙成一抹挥之不去的阴影”。多年以后,抚今追昔,唯有书写,唯有藉由书写,方能正视自传主体的记忆所系之处,重忆小历史背后的大历史造成的伤痕。

    2021年9月20日,辛丑中秋前夕
    ,著名诗人、作家、学者。
    国立台湾大学外国文学博士,现为高雄国立中山大学外文系教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