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廖文辉

古为今用

文 文 文

廖文辉:非礼勿动:古代的律法规范

 

《论语》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是古代的律法规范,一套制法,凡有违背的,都属非礼。在古代,非礼是极为严重的事情,现代一般将非礼视为性骚扰和性侵犯。如果依据中国古代的标准,我们国家政治人物非礼之事不在少数,举凡贪污滥权、欺上瞒下都属非礼,绝不亚于春秋时期,以下谨举数例,以见梗概。

桓公元年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隐公八年时郑伯曾派使来归还邴邑,就是想与鲁国交换许田。桓公即位后与郑国修好,鲁国认为邴与许田不相当,所以郑伯又加上玉璧来交换许田。本是交换(易),却说是借(假),是为鲁国讳言其交换天子所封之土地。许田本是王城远郊之邑,天子赐给鲁国以便来朝时过夜住宿之用,同时周公的别庙也在这里。桓公弑君兄,易朝宿之邑,无视君父,弃先祖之地,废朝觐之礼,无仁义之心如此,此非礼一也。其次,天子在,诸侯不得擅自处置封地(专地),所以以“假”字替代“易”字,以为鲁君避讳,此非礼二也。 这本是周的土地,由于邻近许国,为“尊者讳”的关系,而避讳称是许田,不称周田。这笔记录是谴责鲁桓公同时犯下丢弃先祖之地,废弃朝觐之礼,私自处理天子的封地三项非礼的事情。

桓公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前此桓公弑君,使宋国动乱,现在又将他国之器物据为己有,并放在祖庙献给先祖,如此非礼,周公也不会接受。更有甚者,此鼎本是宋人取自他国,现在鲁国又取自宋国,实际上是宋人以鼎贿赂鲁国,所以不写“宋人来归”,而写“取于宋”,其实就是归罪于鲁国。这个鼎是宋人消灭郜以后而取得,本应称宋鼎,称“郜鼎”是因为是不义而获取,并批判宋人的消灭他人国家。这笔记录在批判鲁君收贿欺祖,以及宋国的灭人之国的非礼事情。

自取其辱

桓公三年“公会齐侯于嬴”。鲁桓公担心被讨伐,所以安排在齐国境内会面求取联姻,这是没有媒妁的不正当婚姻。无天子之命越境而会,这种会面也不正当。其后同年六月鲁桓公派公子翚迎亲,自己不亲迎;齐侯越境送嫁,都是非礼之行为,所以《春秋》谨慎记载如此。这笔记录批判鲁侯非命越境、苟合和不亲迎三种非礼的举动。同时齐国越境送嫁也属非礼,都在批判之列。


桓公八年春正月己卯“烝”,以及同年夏五月丁丑“烝”。周代一年四季各有祭祀,名称各异,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四季的祭祀是固定的事务,向来不记载,这里记载是因为冬季已经进行了烝祭,春季又重复进行,于礼不合,已经过度了,过度则不敬,所以记下作为讥刺。同年五月的夏天,又举行冬天的祭祀烝祭,不合常法如此,更是非礼到无以复加了。此连续两笔之记载主要在谴责鲁桓公对祭祀的不敬。

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非礼事件,其实就是干犯法纪,事态严重,轻则自取其辱,重则丧权辱国。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廖文辉

古为今用

相关文章

廖文辉:专栏的一点思考

廖文辉:论友:以友辅仁

廖文辉:人性善恶:人之生也直

廖文辉:君子不器

廖文辉:革故鼎新:上下易位然后贞

廖文辉:改革之道:六条诏书与府兵制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