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主题故事

教养

独生子女vs手足子女

李雯怡

文 文 文

主题故事|李雯怡:教养 看见每个孩子的亮点

家庭是每个人的安乐窝、避风港,当社会变动得越快、越趋冷漠之时,家中的温馨就越重要。有兄弟姐妹一起玩耍、吵架的手足子女,以及只有自己一人、周围都是大人的独生子女,两者对于家与亲情的感受或许会有所不同。而家长在孩子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遇到如何培养亲子间良好关系的问题。

临床心理治疗师李雯怡。

:父母态度影响深远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家庭结构和关系发生变化是寻常不过的事。比如,没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女一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出现的现象,是晚婚、少生育的少子化产物,孩子的观念亦备受挑战。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临床心理治疗师透露,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手足子女与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父母上会有差别。不过,手足子女、独生子女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也即它不一定是以人数区分,有时候胥视年龄。

“根据心理研究,如果手足之间有五岁以上的年龄差,就像按下重置键(RESET),会为家里带来新动能,需以第一个孩子或独生子女的方式照顾。”

当手足只差一两岁,容易有竞争和冲突,但不代表感情不好。三四岁的年龄差则较理想,既可做伴又能有自己的空间。五岁以上的年龄差,老二会活得像独生子女。换言之,并非所有孩子皆能使用同一套方法。

无可否认,多数人都有刻板认知,比如觉得独生子女霸道、依赖性强;或手足子女相互竞争、相互妒嫉等。

上述的刻板认知,很多时候源自父母的家庭教育与态度行为。家里只有一位孩子,父母、公公婆婆的宠爱集于一身,自小玩具不用争、不用分享,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独生子女常见的原生家庭模式。

手足子女家庭,可能因为父母时间、资源、关注分配不均,导致兄弟姐妹间某种程度的嫉妒或竞争,因父母的偏心、偏差爆发争吵。

“在心智成长上,独生子女身边围绕的都是大人,思想和沟通超龄、成熟,无形中影响社交关系。特别是进入学校后,习惯自以为是,不懂得合作、分享,常常会有社交挫折。父母需要营造环境培养他的团队精神,让他懂得与别人分享。”

比较之下,手足子女从兄弟姐妹互动中,提早探索人际关系,学习分享和配合,比独生子女更早学会社会技能。因此,比较懂得怎么合作、怎么妥协、调整情绪等,也更有能力处理冲突和磨擦。

强调,不能单方面定夺手足或独生子女的特质,最重要还是取决于父母的家庭教育能否让孩子的身心发展健全。

“无论是手足子女、独生子女,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胥视父母如何应对、互补孩子缺乏的机会。”

因应社会经济、文化结构的改变,家庭结构也随之改变。但无论外在因素如何改变,亲子关系的良好,从来都在于父母、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和

良好的手足关系让人更健康快乐。

多沟通鼓励了解孩子个性

“家庭成员的多寡,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吗?我觉得,家庭人数不管多或少,不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大影响,反而父母应该要关注的是,根据孩子的个性、不同年龄层的需要,多做沟通和理解,以及调整、处理,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建议父母不时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引导他们解决问题与做决定,而且避免帮助孩子做小决定。另外,要培养及尊重他们的自主权,让孩子慢慢学会独立、分享和关怀。

“兄弟姐妹多的家庭,父母多鼓励合作、分享,设计活动或任务,让家庭成员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从中建立手足情和团队精神。”

“独生子女虽然没有手足,但一样可以鼓励、引导他们和同龄孩子活动,比如堂表亲、班上同学、邻居和社区的孩子,学习互动、社交。”

相信很多家庭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五岁的大姐和两岁的小弟一起玩玩具,弟弟会有丢摔玩具的破坏性行为,大姐很生气,但是大人跟她说,你是姐姐,大的要让小的。姐姐听了觉得不公平、父母偏心。

“其实父母可以换另一种说法,比如引导大姐保护自己的东西,告诉她‘把你重要的东西收好’,让孩子懂得保护,而不是一昧教导孩子要忍让,内心若受到压抑,会影响正常情绪的表达。”

针对兄弟姐妹多的家庭,认为,最佳的“平衡器”是公平对待。而所谓公平对待,并不是每个人拿到一样的东西,而是了解孩子的不同个性,给予他们各自想要的东西。

独生子女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资源。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主题故事|陈云娟:教养 看见每个孩子的亮点主题故事|家庭 注重爱与平衡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主题故事

教养

独生子女vs手足子女

李雯怡

相关文章

主题故事|人不可貌相 用独特魅力写自己的剧本

主题故事|改变观念走出舒适圈 健身小白练出别样人生

主题故事|传统与现代文化碰撞 创新古韻玩出新流行!

主题故事|古装复原百炼千锤 衣袂飘飘大唐风韵

主题故事|打破“阅读”刻板印象 小店赋书籍二次生命

主题故事|书店生意不易做 坚守阅读 旧书新灵魂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