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故事|门槛高消费弱?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DUN 新古毛 KUALA KUBU BHARU
    彭小桃
    凯鲁阿扎里
    饶可芯
    哈菲扎
    选民人数: 40,015

    主题故事|门槛高消费弱?

    涨价反映的不只是一个商品或服务提高了价格,同时对一些人的梦想、爱好,也形成了某种门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阅读是黄先生的精神粮食。

    黄先生:书价上涨减少购买 但不阻碍探入黄金屋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鼓励阅读,不过随著书籍涨价让买书成本提高,这或许会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

    “涨价会稍微影响我的购书行为,导致我更加谨慎挑选书籍,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真正对我有价值、能够带来深刻思考或提供新见解的书籍,不会只因为好奇或流行而购买。”

    阅读是执业建筑师黄先生的精神粮食,他一年的买书开销在3千至4千令吉之间,平均一个月约300令吉。


    通常他会选择用材较好且设计精美的精装版本,因为他认为书不仅提供阅读功能,更是一件艺术品,特别是在这个科技发展迅速、新生代倾向于享受电子娱乐的年代,实体书本不仅在现在,在未来更能体现其收藏价值。

    黄先生的书房。

    黄先生年少时倾向于阅读心灵励志、理财、冒险、奇幻或科幻类书籍,寻求刺激和富想象力的乐趣。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经验变化,阅读品味也有了改变,目前只专注在人文、社科和历史。此外,亦收藏了一些经典日本漫画。

    “我喜欢的作家包括荷兰籍学者冯客(Frank Dikotter),他是一位深入研究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学家,作品深入挖掘中国历史中较为敏感,较少被讨论或被忽略的议题。”

    “另一位是何伟,即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他从上世纪90年代中旬,以十几年时间踏查中国。他的作品通常以底层平民故事为主线,让读者更深刻理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何伟撰写的消逝中的中国系列4部曲《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和《奇石》。
    荷兰籍学者冯客(Frank Dikotter)著作是黄先生的藏书之一。

    在物价不断调涨的大环境中,书籍价格难免也随之涨价。据黄先生观察,与一年前比较,涨幅约5至10%左右。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我九成都是通过网络购书,涨价是综合的因素造成,令吉汇率是主因,营运成本、运输费、税务等因素占小数。至于消费上限,大概一本书100令吉,100令吉以上的,除非有非买不可的理由,比如装帧特好、内容学术性极高,才会买。”

    他坦言,若书价继续上涨,一定会减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另外,由于家中藏书足够读上好几十年,所以书价不断涨价会促使他更加少买一些。但是,他不会停止阅读和买书。

    “对我来说,阅读是一种丰富人生、扩展思维、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也可陶冶性情,也可以是娱乐。在疲惫的一天工作后踏入家门,看到书墙上堆满的书籍,仿佛是一幅灵魂的风景画,抚慰疲惫的心灵,感受到无限的温暖和宁静。”

    阅读带来心灵富足

    黄先生多透过网络购买书籍,不太喜欢逛书展。

    “近年来书展的书籍选择过于大众化,我更倾向于寻找一些独特或专业性较强的书籍,而这些书展往往无法满足。因此,我更乐意透过网购寻找感兴趣的书籍。”

    兴趣和爱好可以为生活增添乐趣和价值,可是当现实生活压力摆在眼前,有的人会率先放弃和生存无关的兴趣爱好。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冲突,他有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满足基本需求衣食住行是生活基石,而精神心灵上的幸福则是生活的补充。兴趣和爱好为我带来生活的乐趣和心灵的愉悦,它们有助于我应对日常生活的压力、增强自信,提升生活质量。”

    “同时,透过参与相关活动或社群,兴趣和爱好也有助于扩展人际网络,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减轻孤独感,增加生活乐趣。”

    即使生活变得困难,黄先生认为兴趣和爱好也值得坚持,只是在支出方面可能需要调整,例如将日常购买书籍转为与朋友交换阅读,这样的改变也是一种平衡的方式。

    如何看待物价涨不停?

    物价上涨的现象确实相当普遍,它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通膨、供需变化和成本上升等。这种趋势可能对消费者造成负担,尤其是对那些生活成本较高或收入较低的群体而言。然而,根据我的观察,近期书本价格上涨的趋势似乎并不那么严重。与饮食、旅游和交通等行业相比,书本价格的涨幅通常较缓慢且较为稳定。因此,即使物价上涨,阅读仍然是一种相对经济实惠的娱乐方式,能够为人们提供无穷的知识和乐趣。

    玲子:涨价带来低价竞争 花艺生意难做

    花艺界有所谓永不凋谢的“永生花”,花艺师玲子也有一个不凋零的梦想。

    “我很喜欢送礼物,之前老是买花送花,不如自己做花束送人,机缘巧合之下,在疫情期间开了一间花店。我喜欢每天都出现不一样的事物,而每朵花都有不同的姿态和独特的美,花艺可说是我向往的梦想。”

    从含苞、初绽、盛开,每一朵花的姿态都无法复制,玲子认为花艺师的职责就是把它们最漂亮的姿态和色调,透过配搭组合保存下来。在众多花材中,她最爱的是蝴蝶小牡丹(Butterfly Ranunculus),只因为它轻盈飘逸的姿态像是非常快乐的样子;而最常使用的花材,是最基础也最传统的玫瑰。

    玲子

    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很少人不是困难重重的。玲子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随着进口运输费涨价、产量下降使货源随之起价等,导致店里的花材费用和消耗也跟着上涨。

    “进口的花材基本都涨价,花材也会根据进口运输费浮动,加上大环境连锁涨价,我也说不准花材涨幅是多少?现在花材成本一个月至少要1至2万令吉,胥视顾客需求,因为我们也有接花艺背景布置设计案件,所需花材比较多。”

    “一包花批发看起来数额小,可是整体起了几令吉的成本也会影响给顾客的价格。另外,很多人只在乎材料多少钱,可是没人知道花艺师背后付出的时间,有时候会被刺、硬枝条割到手,突然间新的疤痕也不知道从何而来?”

    她说,花艺虽然看起来门槛低,可是当真正要变成生意,都要考量诸多问题,人手、成本、时间等。

    由于热爱花艺,在插花、包装花束时,她不会太顾虑费用:“几百令吉我也OK,有时候为了练习会买特殊花材配搭,或许这是我的兴趣,或许也是希望与众不同。”

    选择适宜的花材配搭,才能做出漂亮的花艺作品。

    玲子以煮菜比喻花艺,同样材料在不同厨师手上煮出的效果和味道都不一样。花艺亦然,同样花材由每人包装出来的感觉一定不一样,要100%复制其实是非常高难度的挑战。

    另外,近来市场上出现肥皂花束,价格比鲜花廉宜。有的消费者因为经济考量,而选择肥皂花束,但也有不少的消费者觉得鲜花无法代替。“大家唯有制造各自的市场,我相信不同的人会喜欢不同的作品,而不在乎价格的消费者,会舍得为独一无二的花束买单。”

    选择适宜的花材配搭,才能做出漂亮的花艺作品。

    真材实料 以质为优先

    成本涨价、订单减少,玲子坦言其花店生意受到涨价风影响,生意不如从前。她难过的不只是陆续而来的“涨价风”,也包括有的同行为了获取生意,拉低价格,价格越丢越低,她感慨一声:“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和业界……”

    当一个商品销售缓慢时,通常人们会认为“价格”是主要的问题。有的商家认为别无选择,只能加入低价竞争,因为在涨声四起的今天,消费者对价格敏感,或没有预算。

    她说,涨价确实会让消费者在消费时更加谨慎,若是随意哄抬价格,恐怕消费者再也不消费。

    “不过,我觉得每个人如果真想要一件东西,一定会想尽办法得到。价格固然会影响消费决定,但关键还是在于,你觉得这个东西值得吗?很喜欢吗?”

    “我们都希望顾客拿到的东西是物超所值,所以可以的话,我都是拿最好的花材给顾客。就算顾客优先经济考量,我们也会尽所能让花束好看一些。”

    与其拉低价格,不如增添价值。当消费者觉得这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如同于标价,或超乎标价,很多时候都会到回来消费。

    她也建议爱花的读者,若要保持花的新鲜使其得以久存,买花回家插于瓶瓶罐罐,或其他任何地方,一定要选择没有阳光直射、通风的荫凉处。这样鲜花才能保持漂亮的花形,怡然自得一周或更久,而不会买回家几天后就萎蔫或枯竭。

    玲子的花艺作品。

    如何看待物价涨不停?

    涨价是大环境所致,就算涨价不合理,也做不了什么。以前奶奶的时代5令吉可以做很多事情,现在50令吉去买东西一下就用光了。现在只求每个人带动消费,让市场运作起来,最可怕的是大家都停止消费,资金不流动,市场才真的崩溃,行动管制令时期(MCO)就是最好的例子。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主题故事|价格涨幸福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