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說文道語

文 文 文

楊欣儒:啥是“屎蛤”?

最近臉書(面子書)上出現一則信息:“屎蛤多過粿條。這就是芙蓉沉香品香樓著名的炒粿條,好料!”這則信息一時鬧得沸沸揚揚,主要是用詞錯誤,用錯了“屎”和“蛤”。

 按“蛤”讀為ge(第二聲)時指兩種動物。“蛤蚧”,是一種形似壁虎,長約10厘米(cm),頭部像蛤蟆,背部灰色有紅色斑點的爬行動物,夜間出來捕食昆蟲、小鳥等。中醫用作強壯劑。“蛤蜊”是一種淡褐色卵圓形殼帶輪紋,內部為白色的軟體動物,長約3厘米,生活在海邊沙泥中,肉味鮮美。讀為ha(第二聲)時是青蛙蟾蜍的統稱。臉書刊登的照片,明顯不是“蛤”,而是“蚶子”。

 “蚶”閩南話和潮汕話叫ham,普通話叫“蚶子”,是一種貝殼堅厚,外殼淡褐色,內壁白色,邊緣有鋸齒的軟體動物。生長在淺海泥沙中,可人工養殖,肉味鮮美。臉書上的圖片正是“蚶子”。廣州話叫“螄蚶”。 “屎”就是糞便,只是糞便的“屎蛤”還有誰敢吃?

 蚶子就讓我想起本地一些海產名稱。我們常見到的章魚,是有八隻觸手的食用魚,也叫蛸,我們這裡叫“八爪魚”。有些小販賣的“蘇冬”,中國旅客對著廣告牌莫名其妙,看到了它才知道原來是“墨魚”,它也叫“烏賊”。“蘇冬”原來是馬來文sotong的譯音。

 海鮮餐館常賣的“竹蟶”,本地方言叫tan,是一種殼窄長的海產貝類。Kappa也是一種貝殼海鮮,正確名稱叫“房蛤”,“蛤”的閩南話叫kap。有一些貝殼類有馬來語卻沒有相應的華語名稱,因為中國沒有此種貝殼類,例如lala、balitong、siput等。希望專家學者能指出其正確華語名稱。


確定本地食用魚譯名

 還有一種閩南話叫“土殺”的魚,其實華語名稱是“鲇魚”(“鯰魚”的“鯰”是異體字),它是身體表面多粘液,頭扁,口寬,上下頷有四根須,背鰭小,無鱗,尾圓而短,不分叉,背部蒼黑色,腹面白色。海鮮餐館也出售白色的鲇魚,本地叫“白鬚公”。本地人誤以為鲇魚是泥鰍。其實泥鰍是一種身體細長,兩側稍扁,頭小而尖的魚類。有些魚類名稱是本地人自取,例如形體較大的白鯧魚,本地叫“兜底”,中國並沒有這種叫法。

 為了確定本地食用魚的譯名,馬來西亞華語規範理事會曾于2014年8月舉辦了“本地蔬菜與食用魚譯名工作營”,邀請我國學術界、出版界、報界、教育界與語言工作者參與其盛。有關譯名將會刊登于《華文譯名手冊3》。以下為一些本地常見的魚類名稱:kempong/pelaling甘望魚、siakap石甲魚、selar色拉魚、bilis江魚仔、pacal/parang西刀魚、patin巴丁魚/八丁魚、pelata甘仔魚、pertang石斑魚、selayur帶魚。

 作為結束,筆者認為文教界領導應以身作則,使用規範詞語,不宜亂用詞語,以免誤導公眾人士。

“屎蛤”譯音自C-ham,其實是“螄蚶”之誤寫。
“屎蛤”譯音自C-ham,其實是“螄蚶”之誤寫。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說文道語

相关文章

杨欣儒:语言规范化路遥兮

杨欣儒:“约定俗成”与“名从主人”

杨欣儒:年号趣谈

杨欣儒:你有病吗?

杨欣儒:关于“死”的各种叫法

杨欣儒: 给力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