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如是人间

沈明信

文 文 文

沈明信:阅甄子权时评有感:穷到出家,闻所未闻

“中国古时,穷人由大家庭或大家族吸收,生活还过得去的帮忙失业和老病的亲人;还有,发展地下经济,包括不法活动,又或者,替寺庙打工或出家。”

在《中国报》读到甄子权题为〈穷到出家〉的时评,促请政府拿出实际办法解决失业问题,“别逼民穷到出家”,其析题的论点便是文首的这句,让人大吃一惊。

这篇时评立意是良善的,吁请政府关注失业问题,至于以“穷到出家”为题,值得商榷。

高僧辈出

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当时的中国社会对于佛门“弃家绝嗣”的出家制度普遍不能接受,所以都是由皇帝迎请西域的高僧前来弘法,为此设立了“白马寺”。


最初东来弘法的人有谁?安世高大师,古波斯的王子;再者,中国人耳熟能详、创建少林的达摩祖师,也是王子出身。许多东来的僧人,如佛图澄、鸠摩罗什等,都视被割据一方的君主、军阀视为国师、人中珍宝,不惜发兵兴讨,敕令建寺译经,佛教僧人,完完全全是皇家崇敬的高级知识份子。

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之下,中国最终出现本土的出家人,迎来百花齐放的时代。李唐时期,佛教的发展空前,寺庙得以仿照皇宫的建筑格式,以彰显其社会地位;有志出家者得经历种种严格的考核,才能得到一张官方发出的度牒。在这个时代,更出现了名铄古今的玄奘大师,乃中华之光,其学识威震天竺,他出身官宦书香世家,并非如同《西游记》所写是被人丢在河里的弃婴。

佛教自明朝中叶从神圣走向世俗化,配合社会的发展而有种种的“经忏佛教”。清朝的顺治皇帝崇信佛教,更是大开方便之门,废除了出家的考试制度,让有意出家者都有机会投身佛门,当然,这也造就了后来佛门僧尼有良莠不齐的问题。

晚清之后,中国遭受巨大的动荡灾难,但我们看中国佛教界仍高僧辈出,弘一大师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多少人为之倾倒;虚云老和尚出身富贵,其父母为了阻止他一心向佛,还为他迎娶两房媳妇。若是凡夫俗子,谁又抵得了这富贵温柔乡?

框架了自己

纵观这两千年来的中国佛教,请问何来这样的联想:破落户攀不了亲戚、又干不了杀人放火的勾当,走投无路唯有投身寺庙,靠人施舍救济,吃一碗安乐茶饭?更为“正确”的刻板印象,难道不该是:怎么历朝历代来最优秀的知识份子,最有条件的钻石王老五,都跑去出家了?

直到今日,中国佛教各大寺院,如佛光山,都设有严格的僧才教育制度,不一定要高学历,对于有志出家修道者,普门大开。但在这当中,有多少是硕博士生、成功商人、高阶主管、专业人才,舍下一切弘法利生,这是人生的选择、崇高的志向,绝非“穷到出家”。

自古以来,中国佛教寺院都不是经济避难所,而是最高级的生命教育机构。就大马华人的情况,社会普遍小康,穷到出家者,还闻所未闻。

值得观察的是,中华民族经历上个世纪的重大劫难之后,民间转向于重视物质及经济发展,海外华人社会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实际是框架了自己。

正当大马华人社会,对于子女该不该报考中文,这样一件攸关母语文化之事,都有诸多的利害计算,把放弃世俗享乐的出家人,咬定是情场失意、贫困潦倒之辈,也就毫不稀奇了。

(作者为佛教《普门》杂志总编辑)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如是人间

沈明信

相关文章

沈明信:真心爱过,怎会杀人分尸? ◤会员文◢

◤星云归真◢沈明信(佛教《普门杂志》 总编辑):星云大师的小事

沈明信:能够投票选政府真好 ◤会员文◢

沈明信:人活于世,只求温饱平安? ◤会员文◢

沈明信:“柑你拿”有没有问题? ◤会员文◢

沈明信:认真、正视问题,我们最欠的品质 ◤会员文◢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