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儒:“阿卜杜拉”是誰?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楊欣儒:“阿卜杜拉”是誰?

    中國質量技術監督局于1999年3月批准了編號GB/T17693的外語地名漢字譯寫導則,包括英語、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與阿拉伯語6個語種。本文只談阿拉伯人名的譯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外語地名漢字譯寫導則·阿拉伯語》(編號GB/T17693.6—1999)(以下簡稱《譯寫導則》)其實涵蓋“阿拉伯語常用人名”,這個標準也包括世界各地穆斯林名字的譯寫。《譯寫導則》定了一個音譯表,作為輔音(consonant)與元音(vowel)的譯寫準則。

    輔音b、t、s、j、h、d、f、l、p分別譯為:卜、特、斯、季、赫、德、弗、勒、普。配上元音就成固定的譯寫音節,例如:ba(巴)、ta(塔)、na(納)、ji(吉)、dhu/zu(祖)、nu(努),等等。元音a、i、u、ou、ai、in分別譯為:阿、伊、烏、歐、艾、因。

    我國一部分穆斯林名字的譯寫和這個表不謀而合,例如:Muhammad(默罕默德)、Fatimah(法蒂瑪)、Abu(阿布)、Khalifah(哈里發)、Idris(伊德裡斯)、Sulaiman(蘇萊曼)。

    仍有譯名大相逕庭


    不過仍有一些譯名和中國的《譯寫導則》大相逕庭,例如:Ismail伊斯梅爾(我國的譯名是“伊斯邁”)、Mahmud馬哈茂德(瑪目)、Nasir納賽爾(納西、納西爾)、Yusuf優素福(尤索夫)。更為有趣的是音節尾的半輔音我們並沒有譯寫,不過《譯寫導則》音節尾的半輔音卻有固定的譯寫準則,例如沙特阿拉伯新任王儲Mohammed bin Salman,譯名是“默罕默德·本·薩勒曼”。Salman的l作為音節尾的半輔音譯寫成“勒”。

    Abdulah是我國前首相,我們的譯音是“阿都拉”,中國的《譯寫導則》把半輔音b也譯出來,成為“阿卜杜拉”;我們的Ahmad阿末,《譯寫導則》為“艾哈邁德”(h“哈”和d“德”也音譯出來);我們的Rahman是“拉曼”,《譯寫導則》是“拉赫曼”,h(赫)音沒有漏掉;Razak的譯音是“拉薩”,《譯寫導則》是“拉扎克”;Sadam 和Salim我們譯為“沙旦”和“沙林”,《譯寫導則》是“薩達姆”和“薩利姆”,其中的半輔音m譯為“姆”,因為中國英文字母m的呼讀音是em mu,我們的是em,m不發音為“姆”。

    關于bin的譯寫,我們用方音的“敏”,中國用“本”,台灣是“賓”。恐怖大亨Osama bin Laden,我們譯為“奧薩馬”,中國卻叫其父名“本·拉登”,台灣叫“賓拉登”。這個bin(本、賓)譯得很怪。我們的譯名從來沒有叫穆斯林父親的名字,例如國防部長的譯名是“希山慕丁”,不會譯寫為其父名的“拉薩”,或“本·拉薩”。

    中國不會另立譯寫準則

    對于世界各國穆斯林地名和人名的譯寫,包括埃及、伊蘭、伊拉克等國家的穆斯林,中國根據的就是GB/T17693.6“阿拉伯語的譯寫準則”,當然也包括我國穆斯林的名字。中國絕不會為馬來西亞一個小國另立一個譯寫準則。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最后談haji的譯寫,我們用譯音“哈芝”,是廣州話的譯音,中國的“哈吉”則比較接近原文的讀音。目前我國的穆斯林與中國的伊斯蘭文化接觸頻繁,如果要和漢語主流國接軌,我們要考慮是否把“哈芝”改譯為“哈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