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見《不承認統考是面子問題》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陳見《不承認統考是面子問題》

    承認統考,本來就是兩大政治聯盟的政綱,在大選前,都向人民拋媚眼,說會承認統考。但新政府一成立,落敗的國陣,尤其是巫統,頓時又視承認統考為毒蛇猛獸。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那一些老調,諸如不利國民團結、有違國家教育政策,也不是新鮮論調。期間,也有一個不和從哪冒出來的網頁,發起網上民調,要人們表態。最初的民調,應該只是在特定的馬來社群中流傳,得出了98%的反對承認統考。華社知道后,在WhatsApp群組發動灌票行動,兩日內就沖破了52%支持率。

    但這樣的民調有代表性嗎?當然沒有。任何一個單位都可以自行設計網站,設定自己要的議題,找人灌票,營造出“民調即民意”的假象。但問題是這個民調的出現,的確對新政府的施政造成一些干擾。保守的民族主義者以這個民調早前的結果,成功施壓新政府,已拖慢了承認統考的進程。

    語言成了爭辯重點

    大部分人可能都同意,政府在承認統考只有兩方面的考量,一就是學術資格,二是否符合國家教育政策。


    關于第一點較少有爭議,普遍上來講,來自獨中的統考畢業生,華文、數學程度較好,馬來文比國中生遜色。所以政府在承認統考的條件上,加入SPM國語科須及格的要求,算是合理。

    那統考符不符合國家教育政策?關于這一點,語言成了最重要爭辯的重點。有者認為,承認統考后,會衝擊國語在馬來西亞的重要性,久而久之,英語和華語的重要性,有一天恐怕會超越馬來語。

    英語和華語的重要性,真的會超越馬來語?因為很重要,所以要再問多一次。但它的答案,不必在這裡討論。在這裡要討論的,是身為一個民族,對自身使用的語言,其重要性在國際地位上變得不重要后,會有怎樣的心理反應。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共產黨自相殘殺,中國的國際地位低下,說華語就是第三世界的象征,英語才是進步、科學的語言,當時本地一些華教“鬥士”、華校董事,口中喊著捍衛華教的口號,私底下卻把孩子送到英校。

    巫青團長孩子讀華校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這些華教人士看來就很虛偽,但因為他們是華社領袖,要說群眾愛聽的語言,免得自己在族群的地位不保,至于孩子的前途,就必須很務實地送到英校。

    如今物換星移,中國成了市場經濟,甚至是科技的代名詞,華語在過去20年,成了國際地位竄升最快的語言,也是世上最多人在學、想學的第二外語。身為華人,我們當然就自我感覺良好,那問題是,馬來同胞呢?

    巫青團長,這個本來應該是馬來社群最常發表種族保守言論的政黨職位,如今前任和現任的巫青團長,希山慕丁和阿斯拉夫,他們都把孩子送到中國大學或本地華小,這意謂著他們在做著40年前華社領袖做的事。他們口中的解釋,是他們族群想聽的話;他們的行為,才是現實的考量。

    不承認統考,其實只是某些人的面子問題,得了“裡子”的華人,摸摸鼻子,繼續賣乖,只要耐心等待新政府做事就好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