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娣:獨中錢不夠用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陳愛娣:獨中錢不夠用

–吉玻採訪主任



我在獨中度過9年,但沒有報考統考,因為當年的統考文憑,根本沒有“前途”。

班上沒人報考統考,卻都報考政府文憑考試。

我們報讀獨中,各有各的原因,有人因擔心進入國中听不懂國語而跟不上學業;有人擔心進入國中被友族學生霸凌,也有人是被當時上門“游說”報讀獨中好處的女校長打動。



猶記得,每次學校集會,董家協主席即學生眼中的“大粒人”都提及學校沒有錢,而要外界資助,勉勵同學要發奮圖強云云。

我們常參與籌款比賽活動,沿家逐戶向商家和民眾籌款,當然首個對象是我們的“父親大人”。

而今在職場工作廿多年,看到吉州3所獨中還是一直喊錢不夠用,盂蘭勝會和華社各紅白事,不斷有熱愛教育人士捐款,都一直無法填補獨中龐大辦學開銷這無底洞。

獨中艱苦經營,華社亦步亦趨支持,創出亮眼成就, 今日這3所獨中都以績效制錄取學生,許多獨中畢業生也在各領域有表現。

獨中的表現,華社看到了,讓州內獨中新生最年來不斷“爆滿”。

但州政府和政府都看不見,不效傚早前吉州民聯制度化撥款給州內3所獨中。

民聯檳州政府在年度財政預算案撥款200萬令吉給州內5所獨中,雪州民聯政府每年撥200萬令吉給州內4所獨中,連國陣執政的州屬砂州已撥款400萬令吉給州內14所獨中均分。

吉州政府還是不為所動,仍以華社不支持為由而不制度化撥款,一貫打太極,指憲法並未規定定政府必須給予獨中援助。

學校教育為國家培育無數人才,帶動國家發展。

獨中何嘗不是在培育英才,也努力讓報讀政府考試的獨中生取得亮眼成績。

幾百萬令吉撥款,不是大數目,用不著太小器,也不須用諸多言詞掩飾。州政府應迎合世界教發展趨勢,撥款造惠莘莘學子。

陳愛娣–一介女流,鎮守北端,筆調柔中帶剛,說的雖是女兒家的事,撼動的卻是在刀口上討生活的男人心。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