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防仁之心

文 文 文

邱仁傑:陸炮上艦 隨機應變

近來美國有一則軍事新聞很有意思,美軍在今年10月22日,在代號“黎明閃電”的演習中,將“HIMARS”多管火箭系統發射車,固定在“安克雷奇”號登陸艦(舷號23)甲板上,進行了對岸攻擊演練。

 在這之前,印尼軍隊也做過同樣的演習;在今年7月27日的一項演習中, 印尼將“RM70”多管火箭系統發射車,固定在“桑皮特灣”號登陸艦(舷號515)甲板上,進行了對岸攻擊演練。

 所以從時間點來說,印尼比美國更先進行這項演習,以驗證多管火箭系統發射車,在軍艦上發射的可行性;其實,這樣的演習非常難得一見。

 印尼在這項演習中,驗證了多管火箭系統發射車,支援了登陸部隊的登陸行動,展開對岸攻擊演練;同樣的,美軍的上述對岸攻擊演練,也是在支援著地面部隊。

 美軍的新聞稿說:“當我們在敵方海域環境的水域作戰時,通過更深遠的打擊能力,我們將找到一種方法能夠支援岸上部隊。”


 新聞稿也提到:“今天的射擊有兩個目的,首先是展示新的訓練成果,二則是展示打擊目標的良好效果。我們達到了兩個目的,在海上發射的火箭成功摧毀了70公里外的目標。”

 將多管火箭系統發射車帶上軍艦,也被一些媒體稱之為“陸炮上艦”,這種作戰能力,其實可以提高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或地面部隊,在聯合行動中,互相火力支援的能力,而且也能驗證這些陸上火箭發射車,同樣具備“艦射”能力。

看似低端卻實用

 在軍艦上發射多管火箭,發動全域大規模毀滅性打擊火力,將能保護登陸的地面部隊,發動兩棲渡海攻擊安全性 。

 此外,上述演習,也間接促使登陸艦也具備了“陸攻”的作戰能力,雖然把多管火箭系統發射車固定在甲板上,看起來非常“低端”,但事實上,任何作戰方案都是要隨機應變的。

 目前現代軍艦都缺乏長程岸轟支援火力,就算依靠軍艦的艦炮,火力也十分有限;登陸部隊如果要展開登陸行動,就必須要有火力支援;這些火力支援能力,例如在美國,可以是依靠巡航導彈或戰機。

 但是,用巡航導彈去打擊低價值目標,也似乎不劃算,所以這個將多管火箭系統發射車部署在軍艦,成為替代岸轟支援火力方案,不僅能夠補充對岸火力支援能力,還可提高武器的使用效能,而且技術難度低,使得這個方案能夠很快的形成戰斗力。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防仁之心

相关文章

邱仁杰:隆新高铁2.0 4问号

邱仁杰:枪声底下的忧患

邱仁杰:跨婆罗洲高铁“雄心壮志”

邱仁杰:隆新高铁得罪你了吗?

邱仁杰:隆新高铁是双向的

邱仁杰:中国商飞展翼待飞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