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說文道語

文 文 文

杨欣儒:从“观世音菩萨”到“观音菩萨”

中国佛教徒尊称的“观世音菩萨”,在唐太宗登基后改为“观音菩萨”,当时的文人的诗文都不敢提“世”和“民”,都把“人民”写成“人人”,“三世”写成“三代”。原来唐太宗的名字叫“李世民”。扬州人为啥不吃蜂蜜,为啥他们把“蜂蜜糕”称为“蜂糖糕”?原来唐代末年杨行密入主扬州,当地人为避他的名讳,才将蜂蜜改为“蜂糖”,因为“密”和“蜜”同音。大家也许听过“州官放火”的典故,它就是和避讳有关。这里我们来谈避讳。

 避讳大约起源于周代(公元前1046到公元前256),流行于秦汉,盛行于隋唐,宋代最为严格。

避讳方法有几种

 在中国过去的封建社会,人们说话或写文章时,凡遇到与帝王(本朝)、尊长、圣贤的名字相同的字,要换一个说法或写法,加以回避,就叫避讳。避讳有“公讳”和“私讳、家讳”两种:“公讳”讳本朝国君名,叫“庙讳”和“国讳”; “私讳、家讳”要讳父名、祖名。

 避讳的方法有几种:(1)改字:一般用同音字、同义字、近音字或近义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例如秦始皇名“政”,全国便不得用“政”,于是正月改为端月。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为了避“楚”字,就把楚国改为“荆”。汉高祖刘邦,人民不能称“邦”而称“国”,故官名“相邦”改为“相国”。


 (2)空字省字;遇到避讳字就空出,或以“某”或空一格,或画一个方框,或干脆将此字省去。许慎的《说文解字》的原本,凡遇到汉代皇帝的名字,都空位,注明“上讳”。

 (3)缺笔;凡遇到必须避讳的字,就在原字基础上缺最后一两笔,这是唐代产生的一种方式。例如“丘”的古字是5笔:撇、竖、横、竖、横。为避孔子的名讳“丘”,这个字的第四笔竖缺。为避宋太祖赵匡胤的名讳,“胤”的最后一笔(右边)必须缺写。

 (4)改音:凡遇到必须避讳的字,就采用改变此字读音的方式来回避。隋文帝父名忠,官名中书改为内书,因为“忠”和“中”同音。

破坏语文正常功能

 (5)注明避讳:例如《康熙字典》所收录的“烨”字,为当朝皇帝玄烨名里的字,除缺末笔避讳外,还特别醒目注明“御名”和“庙讳敬避”字样。后来在清朝的重版时,凡遇到本朝其他帝皇名字的字时,虽没有缺笔,但都要加“庙讳敬避”字样。

 古人因避“庙讳”而改姓改名改地名者不计其数。北宋文彦博本姓敬,其曾祖父因避后晋高祖时敬瑭名讳,改性为文,至后汉又改姓为敬。汉文帝名恒,恒山改为常山。

 以上是公讳,接下来谈私讳,即避“家讳”。司马迁的父亲名谈,所以《史记》张孟谈改称张孟同,赵谈改称赵同。苏轼的祖父名序,苏洵的文章改“序”为“引”。苏轼为人作序,改用为“叙”。

 “避讳”破坏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正常交际功能,造成了语言文字的混乱。它无理改变了当时的现实,窜改了既有的史实,同时也常常落得 “下笔即妨,是书皆触”的地步,给后人阅读古籍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对研究古书的学者造成混淆。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說文道語

相关文章

杨欣儒:语言规范化路遥兮

杨欣儒:“约定俗成”与“名从主人”

杨欣儒:年号趣谈

杨欣儒:你有病吗?

杨欣儒:关于“死”的各种叫法

杨欣儒: 给力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