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故事】书空间走向人 垦殖阅读花园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主题故事】书空间走向人 垦殖阅读花园

    沙叻秀新村去年11月完成改建,这个经过重新打造,带有新村美学的阅读空间,令人眼前一亮。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窝工房事务所经营的“册厝”,通过设计把书空间更多的可能性带出。

    窝工房建筑师郑达馨和黄伟斌此次受委托负责设计,希望借此机会示范如何改造新村房子,提升空间美学,同时兼顾保存价值。

    郑达馨指出,一定要有人使用才有存在价值,运作多年的沙叻秀新村条件很好,适合提升成社区公共空间。沙叻秀新村本是新村大会堂后方宴会煮食空间,后来改造成。虽无太讲究细腻的空间处理,但有明亮灯光和冷气设备,公众捐赠丰富藏书,加上与附近的沙叻秀华小、大同华小、尊孔华小联系,阅读计划办得有声有色。

    负责设计沙叻秀新村图书馆的窝工房建筑师黄伟斌(左起)、郑达馨以及建筑团队的邱文皇和Taka。

    “大部分新村有活化的需要,新村普遍面对年轻人外流的问题,我们除了在思考如何让现代年轻人多阅读,更希望打造一个年轻人他日即使离开新村生活,也会想念、想回来的地方。”

    窝工房团队在设计改造沙叻秀新村时,花了不少巧思在细节上。位置在大会堂后端,有种“阅读花园”的感觉,建筑师在墙上开洞,向外借景结合里外景观,打破密封空间的刻板印象,同时引入比人照灯光更适合阅读的自然光,使空气流通,鼓励减少使用冷气。


    建筑保留原有的钢骨水泥,巧妙使用木板,带入新村元素。木板集装箱充当自由排列的坐椅,同时也是室内地景,像坐落在起伏山丘上的沙叻秀新村缩景。有感像书仓库般的不再吸引人来看书,于是在书架上做了想法,拿走大部分书架,只保留一些,让人有呼吸和思考的空间。

    郑达馨透露,整个改造计划耗费10万令吉,7万来自政府,3万由有心人捐助,由于经费有限,很多东西需要斟酌平衡。另外,与村民沟通也是挑战,常需要由年轻村民说服长辈相信专业意见。接受新事物需要被引导,美学观念需时间培养。非一般落成后,成为新村一道新风景,他更期待未来人们在此创造的价值。

    位置在沙叻秀新村大会堂后端,顺势打造阅读花园的感觉。

    “厝”里书香重拾阅读乐

    ”和“故事馆”有何不同?是鼓励阅读为主的书空间,故事馆则可以有主题性,通过阅读、展览、表演,叙述某个主题的社区公共空间。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窝工房打造过城邦阅读花园、大将书局、孟沙社区L45等等。他们的事务所也经营一个书空间“册厝”,两年前对外开放办活动。

    “这个年代是书空间走向人,不是人走向书空间。”郑达馨相信,用对方法就能使读者对阅读重拾兴趣。书空间需要被经营,要做这事要有足够的阅读经验。“因为自己从小爱看书,曾担任学校图书管理员,所以在设计时,很自然叙地把喜欢的东西、生活和想法放进去。”

    构成分为硬体和软体两个部分,建成后交给管理层,建筑师还会继续参与,帮助后者把合理内容置入空间,从软体构思一些可能,建议可以怎样运用和运作。新村以推广儿童阅读为主,必须让小孩更容易使用此空间。

    他建议,可以用每月主题方式向读者推荐选书,比如配合4月环境日,从地理地球相关的书介绍关连的地球议题;5月端午节介绍传统文化、各国神话故事选书等等。用书串连主题,每个月有让人期待的东西,每次来坐在不同角度都有新鲜感,让人觉得来这里有惊喜,愿意逗留更久,才算达到目的。

    林明民众图书馆理事会及重建工委会去年11月于吉隆坡沙叻秀新村培优图书馆召开重建计划说明会。(左起)彭思林、廖文辉、曾国来、周益仁、拿督陈智耀、蔡依霖、黄伟斌、郑达馨及沙叻秀新村管委会主席曾长兴。

    林明民众重建计划

    无情火烧不尽它是我的信仰

    65年前,一群林明矿工投进所有心力,在自己的社区建立民众。但2019年8月31日国庆日凌晨,一场大火烧毁了他们的心血。

    林明民众理事会主席周益仁讲述,林明民众于1954年创办,早期附属于客家公会。当初成立目的是为了让当地年轻人有活动场所,初期设立在双层店屋,后来一次水灾后搬迁至高处,向社会人士筹款2万令吉。建筑工程全由当地矿工在下班后,义务式一点一滴建立起来。从1967开始建,耗时一年完成。

    几十年来,的藏书已累积一定数量,类别繁多。理事会近几年也开始文史工作建设,设立文物馆,收集林明大量人文历史与图片、采矿设备与工具等超过百年文物收藏。不料接近落成的时候,一场无情大火把一切烧毁。

    林明民众理事会总务暨秘书曾国来忆述,从前作为采矿重地的林明,要进入并不容易,亦无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动。当时先辈意识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决定组成提倡教人向善的林明民众。而后也获得林明年轻人踊跃参与,活动类型涵盖体育、节庆活动如中秋、元宵,也透过话剧、舞蹈等艺文活动,凝聚当地青年。他感慨说道70年代是最辉煌时期,对他而言,已经是他的信仰。

    窝工房建筑师黄伟斌(左)及郑达馨(右),讲解如何加入矿工业元素至图书馆设计概念里。

    采集史料文物还原林朋历史

    林明没有完整历史记载,火灾后若没有后续工作,或许就会全部消失。林明民众火灾重建工委会主席拿督陈智耀感谢房地部长特别事务官蔡依霖和关丹新村发展官彭思林的协助,引荐专业建筑师拟出重建计划草图,去年11月把计划呈上州政府及房地部。他希望州政府能尽快审批,加速重建工作,并呼吁大众一同参与这项富有特殊文化意义的重建计划,期望计划能在两年里完成。

    林连玉文化资产保存基金会专案、新纪元大学学院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廖文辉博士将负责整理与还原林明历史,于文物馆中展示。采集内容包括以绘图和照片方式呈现林明社区商店的演变历史、社团与籍贯、义山三千多座墓碑等,约访老矿工做口述历史。

    沙叻秀新村图书馆改造时,在墙上开了多扇落地玻璃窗,自然光使室内明亮,更适合阅读。

    筑楼建馆植树重构小镇全貌

    窝工房建筑师黄伟斌及郑达馨提出重建建议,重建构思也结合了林明民众火灾前刚到林明参访的日本建筑师小林博人的设计概念。

    他们提出把烧毁的灾区重建成一座以重现林明采矿业与精神面貌为概念的文化公园,计划栽种32棵树,代表32间烧毁的店面。他们也建议建立不同用途的店面,包括可以提供艺术家驻村、工作室等。设计图里有可了望整个林明镇的了望台、公园、户外剧场、商店、水道、人行道等。设计理念是从山至河,细看林明的人文生活轴线。亦涵盖舞台、文物馆、藏书及阁楼,特别之处还有仿造矿工采矿的升降机。

    更多精彩:雨林虫鸣伴读 “森”藏知识宝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